????清退代課教師后學生無法如期畢業
????提起當年的小寨村小學,肖勝雄頗為自豪。“我們學校去年都還是全縣唯一的一所完全村小,歷年來學生的成績都處于全鄉前茅。附近三個鄉的適齡兒童都到我們這里讀書,從幼兒班到六年級班級齊全,在校學生100多人,最高峰時200多人。”
????在當地不少村民看來,小寨村小學的衰敗是從清退代課教師開始的。
????渠縣教師缺編現象一直存在,小寨村曾經聘用了三名代課教師。前兩年,縣里按照有關規定清退了代課教師。
????“我可能是我們縣里唯一一名還存在的代課教師。”肖勝雄說。
????清退了代課教師,其原先所在崗位不能得到及時補充,一些班級就沒有了老師。“這樣一來,幾個班級都垮了。”
????班級垮了,學生還存在。分流這些失去了原來所在班的學生成為了當地村民心頭之痛。“要么轉學,要么降級。轉學的話,到最近的貴福鎮,也要走幾個小時的路,家長們只能拋下農活,到鎮上租房子陪娃娃讀書;降級的話,又無法按期完成學業,等于說將來參加工作都要延遲一年。”
????小寨村小學的學生大多是留守兒童,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對于失去原先所在班級的留守兒童而言,降級是唯一的選擇。今年11歲的何海麗就面臨這樣的情況。她家住渠縣大義鄉廟溝村,按照就近入學的原則,她進入小寨村小學,每天5點鐘就起床,從家里到學校,要走一個半小時的路。去年,她所在的五年級班主任老師被清退了,她原先所在的班垮了。如果轉學到貴福鎮,那么她每天上學要走近4個小時的路,顯然不太現實。父母都在外打工,沒有條件陪讀。因此,她唯有降級,“再讀一個五年級。”
????據了解,像何海麗這樣的情況,在該校并不少見。
????學生午餐很難得到保障
????由于上學的路程比較遙遠,一些學生中午無法選擇回家吃飯。
????“我們學校現在有60多名學生,大概有20多人中午不能回家吃飯。”常興碧老師告訴記者,“我們學校沒有食堂,也沒辦法保障學生的午餐。”
????多年來,不能回家吃午飯的學生面臨三種選擇:不吃午飯;早上上學時就在家里帶上午飯;在學校附近的農民家里吃午飯。
????近年來推廣的營養餐在該校是以發放一瓶牛奶和一根火腿腸的方式進行。
????今年51歲的肖前芳曾是該校的代課教師,去年被清退。她家就在學校旁邊,在很多家長的要求下,她家成了一個臨時“學生食堂”。
????“在我家里吃飯的有十幾個娃娃,每人每頓3元錢,米飯管夠,菜以蔬菜為主。”肖前芳告訴記者,一些娃娃家庭條件比較困難,她就只收2塊錢或者不收錢。“不能讓人覺得我是在做生意,要賺娃娃的錢。”
????她認為,這種現狀應該得到改變,“我打心眼里希望學生娃娃們能夠喝上熱開水、吃上熱飯。”
????飲用水源不足 老師挑水挑到哭
????事實上,在小寨村小學,不僅學生,也包括老師們,“喝上熱開水、吃上熱飯”往往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我們最大的煩惱是飲用水源嚴重不足!”常興碧老師告訴記者。
????該校曾有一口水井,但近年來常常枯竭。老師們只有到山下一里路之外的地方挑水。“按理說也不是很遠,但是是上坡路,又狹小坎坷不平,我們挑起來非常吃力。”劉光于老師腰椎和頸椎都有病,挑水對她來說實在是苦不堪言。
????晴天還好,稍微下一點雨,挑水就更是問題了。“路不好走,有時候挑到半路上,腳跟一滑,人就摔倒了,水把全身都浸濕了。”徐梅最怕挑水。好幾次,她挑著挑著就哭了。
????“要是能在學校附近打一口井就好了。”徐梅說。
????常興碧告訴記者,學校缺水的問題,她曾經給上面反映過好幾次,但一直沒有收到回復。“報告也打上去了,但是沒批。”
????村支部書記:希望社會各界提供一定幫助
????柏水鄉小寨村黨支部書記賈琨泯(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也知道學校存在很多困難,比如教室經常漏水。“但是我們村上確實拿不出一分錢,希望社會各界能夠給我們提供一定幫助。”
????教育局:一個月內解決好缺水的問題
????渠縣教育局一位姓周的副局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該局之前并不了解小寨村學校缺水的情況,也沒有看到任何相關報告。“了解到這個事情之后,我們馬上著手解決這個問題,請專家去看一看,一定要打出一口好水井,爭取一個月內把這個事情辦好。”
????“我們歡迎媒體監督。”這位副局長說。
?
?
?
相關鏈接:
重慶今年培養千名農村小學全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