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對高校改革方向已經明確:1200所普通高等院校中將有600多所轉向職業教育,轉型的大學本科院校正好占高??倲档?0%。據悉此次改革調整的重點是1999年大學擴招后“專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
????600多所本科院校轉向職教,這是一次“革命性”的教育調整。過去我國大學教育是一種精英教育,而現在已成為大眾教育,其中應用型教育應是主體,學術型教育則應“少而精”。美國、歐盟高校畢業生中80%是應用型人才、20%是學術型人才,中國高校畢業生中40%是應用型人才、60%是學術型人才。學術型人才與應用型人才的比例嚴重失衡,造成“大學生過?!迸c“技工嚴重缺乏”的反差格局。
????本科院校轉型職教,改革方向是對的。但是要實現“華麗轉身”,尚需突破三個瓶頸。
????首先,從高校自身看,本科院校轉職教不是換個牌子,而是教育觀念、培養方向的轉向。學校首先要對師資力量進行大調整,吸納大批既有理論水平又有實踐操作能力的人進入教師隊伍,同時要建設先進、標準的培訓基地,甚至嘗試學習德國“雙元制”教學模式,校企聯合培養技能型人才。這些配套設施的完成顯然非一日之功。
????其次,要破除“唯學歷”觀念。過去大多數人不愿上職業院校,與社會大環境有關,一些現實將職校生的尊嚴糟踏得體無完膚。提拔、就業、落戶口、評職稱……凡事都拿學歷當硬杠杠,職校生屢屢遭遇歧視,甚至還無資格參加“公考”,社會上誰還會拿職教生“當盤菜”?600所本科院校轉型職教的同時,制度設計也要跟上,在公務員(微博)招考、提干及人員招聘、評職稱、落戶等政策上,不搞學歷歧視尤其是職教歧視。
????此外,雖然當下技工嚴重缺乏,但是用人單位尊重技能型人才的氛圍并未形成。在一些單位,技能型人才甚至淪為“二等公民”,普遍缺乏歸宿感和認同感。在這樣的現實語境下,無論家長還是學生,誰會青睞于職教?正如中國人民大學原校長紀寶成所言,“現在幾乎沒有市委書記、市長與縣委書記、縣長的孩子上職業院校,就連說職教重要的人的孩子一般都沒有上職業院校。職教簡直成了‘平民教育’的代名詞。很多老百姓的孩子上職業院校是無奈之舉”。
????一方面,600所本科院校即將轉型職教;另一方面,職教談起來都認為很重要,現實生活中又離不開,人們打心眼兒里卻瞧不上?,F實的一些政策與制度設計對職教的歧視不解決,大規模的本科院校轉型職教恐怕很難實現“華麗轉身”,甚至有可能形成兩個極端:一方面會有更多的學生死拼高分報考非職教院校;另一方面會有大量學生寧可棄考或棄學也不上職業院校。
????本科院校轉型職教,關鍵還要從價值觀的弘揚、制度設計的合理以及保障機制的完善入手。對于更多的人而言,只要有工作可干,有較高的工資收入拿,而社會上又無歧視,大多數人恐怕不會在乎上高校還是上職教。??
?
?
?
相關鏈接:
海南啟動重點高校農村專招計劃 考生需有農業戶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