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先生想起兒子離去,悲痛欲絕。記者蘇俊杰攝
孩子本是掌中寶,現在卻變成掌中的回憶。記者蘇俊杰攝
魚塘離家大約200米 死者家屬稱小伙伴沒有把溺水事件告訴家長
今年12歲的小鳴和13歲的小煜是一對堂兄弟,剛剛小學畢業,即將升到廣州市人和一中讀初一。現在,這對堂兄弟再也沒法騎上父親給他們的新單車去新學校報到了。7月21日下午,小鳴和小煜被兩名同村的小孩叫到離家僅有200米的一個魚塘里玩,不熟水性的兩兄弟在3米多深的魚塘里溺亡。
7月21日,白云區人和鎮鶴亭村發生一宗溺水案,死者是一對堂兄弟,分別是12歲的小鳴和13歲的小煜。
采訪當天,記者見到了小鳴的父親曹偉強。這時,距離他兒子溺亡的事件才過了一天,43歲的曹偉強看到家旁邊遮陰的枇杷樹就忍不住流出淚來——這棵五六年前種下的枇杷樹,是兒子小鳴平時最喜歡爬的。
曹偉強是白云區人和鎮鶴亭村的村民,兒子小鳴和堂哥小煜都剛剛從家旁邊的人和鎮第六小學畢業,準備到人和一中讀初一。但是在這個暑假,曹偉強和堂弟曹鉅鋒都要面對各自兒子離世的悲痛。
7月21日,曹偉強夫妻倆跟往常一樣去上班,只留下一對子女在家。與平日一樣,中午時分,小鳴去到隔壁屋大堂哥小鋒的家中玩電腦。為了讓小鳴有一個安全的暑假,小鋒的爸爸曹偉聯還為侄子準備了一張席子,讓他累了的時候打地鋪。
“電腦才剛開不久,堂弟小煜就跟著兩個同村的小孩過來找小鳴出去玩。”小鋒說。由于自責沒看好堂弟,剛剛初三畢業的小鋒一夜都沒有睡好。
小鋒說的兩個同村小孩,其中一個是村里生產隊隊長陳先生的兒子,今年10歲。“我一向都不想他們玩在一起,有時候早上9時多就叫小鳴和小煜去玩,我都批評他們幾次了。”曹偉強表示,就是怕發生意外,所以一般只允許小孩在家旁邊的巷子里玩,而這兩個小孩也一向聽話,最多就去到附近的籃球場打打籃球。但是,令曹偉強擔心的意外最終還是發生了。
21日傍晚6時許,工作回家的曹偉強發現兒子小鳴還沒歸家,此時一名鄰居告訴他說,小鳴和小煜在離家僅有200米遠的一個魚塘里溺水了。曹偉強表示,事后他才知道兒子和侄子當時在魚塘里劃著一艘木船,木船在魚塘中間翻側,不熟水性的兩兄弟在魚塘里溺水。而跟他們一起去玩的兩個小孩卻一直沒有將此事告知家長。
“是跟他們去玩水的孩子小羅回到家里,睡了一覺才告訴隔壁家的小孩,隔壁家的小孩說給他們爸爸聽,我們才知道,不然我們都不知道他們去哪里了。”
而帶他們去玩的小陳,曹偉強和曹鉅鋒直到現在都沒能見到他的蹤影。
21日傍晚6時40分許左右,小鳴和小煜的遺體被打撈上來。“法醫鑒定說死亡了大約有三四個小時。” 曹偉強說。
家屬質疑:
魚塘非法填埋
昨日上午,記者去到鶴亭村內事發的魚塘。這是一個被填埋2/3的魚塘,從靠近馬路處開始往里填埋,里面有水的面積約有1000平方米。
魚塘邊上停有一艘黃色的木船,據稱就是事發時小鳴和小煜劃的小木船。而在被填埋的魚塘靠馬路邊上,還有一個藍色的鐵棚屋子,屬于生產隊隊長陳先生所有,平時有人在這里打麻將。曹偉強和曹鉅鋒認為,魚塘也是屬于陳先生的,不然陳先生的小孩也不會帶著小鳴和小煜過來這邊玩水。
魚塘未填埋的三面離水面約有1米落差,而填埋的位置則可以一步走到水里。“這是非法填埋,如果不填埋的話,小孩就不會到水里玩,現在填埋了,他們就不知深淺。”曹偉強說。
在魚塘的四周,記者并沒有看到任何的警示標示。
魚塘塘主:
要看法院判決
自稱是魚塘塘主的曹先生表示,自己昨日剛好去了清遠。他否認事發時魚塘大門是打開的,“四面都能進到魚塘里面。”曹先生介紹,由于魚塘不賺錢,幾年前填埋了一部分,填埋部分中1/4左右給了陳先生。“后來說不給埋了,所以就剩下這部分沒埋。”對于魚塘沒有警示標示,曹先生說:“村里那么多的魚塘都沒有豎警示牌,十多二十年了,都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情。”
曹先生表示,事發之后,他已根據家屬的要求為每人準備3萬元來處理后事,“但是他們要我賠每個小孩80萬元,我就開一個小魚塘,真的沒有這么多錢。”曹先生承認,自己存在一定法律責任,但是還要看法院的判決。“到時法院判我賠多少,我就賠多少。”
每年的暑假都會有學生溺亡的事件發生。在不到30天內,本報報道的學生溺水事件已經是第三起了。
為救溺水同伴男孩溺亡
6月27日,家住蘿崗區九佛西路的小浩在小學畢業前的最后一天,與其他4名同班同學去到流溪河游泳,不識水性的小浩為了救溺水的同伴撲向了深水區。結果,同伴被救,他卻沉入了滔滔河水之中。兩天后,小浩的尸體在流溪河被發現。
珠江邊玩水兩小孩溺亡
7月13日,兩名小學生小羅和小蔣跟另外三名女同學去到荔灣區東沙三路廣州圓大廈對出的珠江水域下江游泳,隨后失去蹤影。兩個小時后,兩名小孩的尸體被水警打撈出來。家屬質疑事發河涌上一個延伸向江面約15米的紅色小碼頭是造成事故的原因。
?
?
?
相關鏈接
大學生不會游泳下水救人溺亡 專家要求全社會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