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前,南京建鄴區一小學給家長群發了一條短信,希望家長們不要送禮,老師也連張卡片都不會收!“現在教師節讓老師‘談禮色變’”一位小學老師告訴記者,如今連張孩子做的卡片都不敢收。教育專家認為,教師節這種“一刀切”式禁送禮方式也有點不近人情。
■新聞背景
教育部下禁令嚴查教師收禮
日前,《教育部關于印發〈嚴禁教師違規收受學生及家長禮品禮金等行為的規定〉的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建立健全領導責任制,研究制定具體的落實方案和配套措施,著力形成教師不想收禮、不敢收禮、不能收禮的長效機制,糾正少數教師違規收禮品禮金等不正之風。對違規違紀的,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情節嚴重的,依法依規給予開除處分,并撤銷其教師資格;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南京小學節前短信通知:請家長啥禮都別送
“各位家長:教師節將近,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學校倡議請勿以各種形式向老師贈送禮物(鮮花、巧克力、卡等)。您對學校教育教學的積極支持和配合就是對老師最好的感謝。謝謝!”這是日前南京建鄴區一小學給所有家長發的一條通知短信。
“我覺得學校的做法是好的,讓很多糾結要不要送禮的家長打消念頭。其實有的家長是看別人送,怕孩子吃虧才想送的。不過其實教師節應該是讓孩子感恩老師的一個機會,我家女兒很喜歡她們班主任,現在連卡片都不給收了,孩子如何表達自己對老師的感謝呢?”“今年對教師節送禮的禁令早早就出來了。我們也跟老師說,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誰也不要撞在槍口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小學校長告訴記者。
家長有心送
為送禮成功 研究不同老師的心理
張女士兒子今年上一年級,她非常希望老師能多給孩子一些機會。她給老師準備了點水果,放了500塊錢蘇果卡。但老師沒收。
像張女士一樣的新生家長很多。臨近中秋節和教師節,很多新生家長都在糾結要不要給老師送禮。新生家長劉女士還特地向“過來人”討教:“送禮要講究方法,先要跟老師拉關系,親近了,老師的戒心就小了。要根據老師特點送禮。有的老師膽子比較大,收慣了就見怪不怪,所以直接送卡一塞就行;有的老師原則性較強,可帶點土特產或旅行禮物,不要貴重,實用一點;新老師,多以跟老師溝通孩子情況為由,跟老師多配合,然后以孩子做的卡片、畫畫為由頭,給老師適當放點卡,看看老師的反應。總之不要一下子太猛,嚇到新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