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hkwb.net/content/2010-11/18/dbbbc05e3f1212158728c9ca00633a90.jpg)
八月十九日,殘疾人士李海湘來到解放西路的郵政營業場所,但該場所沒有設置殘疾人通道,他無奈地望著大門前階梯。(記者 李英挺 攝)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0-11/18/dd4bbf60ed689371ac971d197837a145.jpg)
8月19日,海秀路商業街,許多店家門前沒有設置殘疾人通道,這些殘疾人士只能在外望著店里精美商品而不能親自去挑選。(記者 李英挺 攝)
2004年8月19日,記者隨幾位肢殘朋友在海口繁華路段海秀東路和解放路,進行近7小時的“城市無障礙”體驗活動。大家總體感覺是:海口的無障礙設施建設比幾年前有了明顯的進步,仍有諸多不足。
讓這些肢殘朋友欣慰的是,海口市近年新建的道路幾乎都設有坡道和盲道。
可令人遺憾的是,很多建筑物出入口沒坡道,階梯無扶手,廁所無殘疾人廁位等。記者現場體驗發現:海秀東路和解放路道路兩邊的商家店鋪檔口,門前都有臺階,坐著輪椅的殘疾人無法入內;所有的電影院都沒有便于殘疾人通行的出入口;兩大繁華商業區的所有銀行,門口都有臺階,坐輪椅的殘疾朋友沒法光臨;電信和郵政營業場所,也都以臺階將殘疾人拒之于外;一些新裝修的場所如新華書店,也忽略了無障礙設施建設;即使在有無障礙設施的地方,如坡道和盲道或者電梯等處,卻缺少無障礙標識,致使殘疾人使用不便。
沒有符合規范的殘疾人公廁
據省肢殘人協會主席吉家凡介紹,規范的殘疾人廁位應該滿足三個條件:門前無臺階;坐廁兩邊有扶手;門向外開,便于輪椅出門關門。但在今天實地感受中,我們沒有找到一處符合規范的殘疾人公廁,甚至沒有找到一處殘疾人公廁。明珠廣場女廁里雖然有一個公廁沒臺階,但它沒扶手,門也不是向外開的。
新書店門難進
解放路新華書店重新裝修前,殘疾姑娘吳曼玲還能搖著輪椅經常到書店看看。但是,今天當她再次來到裝修一新的省新華書店門前時,卻發現變成“海口購書中心”的省新華書店,門口多了一個高約25厘米的臺階。裝修后的書店,把殘疾人擋在門外。
吉家凡說:“新華書店里面本來環境挺好的,書架不高,書架間距也很寬,殘疾人坐著輪椅上可以隨意拿著書看,也可以四處走動,但是書店門口一個大臺階,進門里面的三個小臺階卻把殘疾人擋在門外,真是最大的敗筆。”另外,南寶路與海秀路交叉路口兩邊人行道上,都設有便于殘疾人通行的坡道,但這兩處坡道卻不平,留有一個小“坎”,直接阻攔住了輪椅的通行。另外,盲道被占用的情況也比較嚴重。
臺階前請給個扶手
和平影城、工人影劇院門口都有長長的階梯;解放路電信和郵政局門前的階梯也超過了四級;許多銀行門口最少也有兩級高高的臺階。臺階,正常人抬足可過,卻令肢殘者生畏。可是,只要臺階前有一個“扶手”,于肢殘者來說,便好像“多了一條腿”,他們便能憑借扶手,進入許多場所。今天參加體驗的肢殘者中,除了兩名肢殘者必須依賴輪椅行動外,其他幾名肢殘者,都可以自己走路,但是,對于自己能走路的肢殘者來說,當臺階超過三級時,他們便會裹足不前,害怕摔倒。對他們來說,階梯的扶手,十分重要的。吉家凡告訴記者,今年5月,全國肢殘人協會向社會發出“扶手行動”的倡議,倡議在臺階、樓梯和較陡的坡道時為老年人、盲人和肢殘人,設置扶手。“扶手”是人際關系親近和諧的一種形象,是文明進步的一種象征。
多些無障礙,可少給他人添麻煩 在今天的體驗中,我們聽到許多這樣的話:如果有殘疾人來這里,“我們會抬著他們進來”或“我們會幫助他們。”但是,這種愛心幫助,能取代無障礙設施嗎?
讓我們聽聽殘疾朋友的聲音——“我們為什么一定要成為別人‘興師動眾’的對象呢?”“我們為什么不能像健全人一樣,自由的安靜地出入呢?”“并不是所有的殘疾人都想依靠別人的幫助。”他們渴望多點無障礙設施,這樣就可以少給他人添麻煩。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 [編輯:王小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