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運城運動員村是亞殘運會期間運動員休息、活動的主要場所,但為了保證運動員專注于比賽,運動員村歷來是各類運動會的“禁區”。亞殘運會期間,記者有幸接近運動員村不同崗位的志愿者,與運動員“零距離”,傾聽他們講述村里的故事……
與腦癱運動員10天結下姐弟情
“近10天的相處,我和阿強已經‘姐弟’相稱,”說這話的是運動員村住宿服務部的郭冰潔。來運動員村前,她是廣州白天鵝賓館客房部的助理主管,承擔總統套房的接待工作。亞殘運會期間,她與來自澳門的腦癱運動員許少強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比賽之余,阿強喜歡上網,不過腦癱的阿強只能用特制的工具來操作鍵盤。每次上網郭冰潔都會陪著阿強,為此她細心地專門制作了一份特殊的表格,記錄下阿強的生活規律和習慣,比如幾點起床,幾點上網等。這幾天,廣州氣溫急劇下降,郭冰潔還為阿強添置了衣被。冰潔對他的關心體現在各種細節,比如用繁體字寫下提示,為他調整淋浴花灑頭的高度,提醒他注意冷、熱水開關。
只要冰潔在,阿強總是很開心。“現在我們交流沒有什么障礙,都聽得懂對方,”郭冰潔說。阿強媽非常感謝冰潔對阿強的照顧,因為阿強總是提起那個姐姐,“就像親姐姐一樣”。
73歲的廣州退休教師陳慕真,聽說自己學生開的公司承擔亞殘運會洗衣任務,主動申請了洗衣志愿者的崗位。洗衣中心每天至少要洗4萬件衣物,工作時間最長一天達13個小時,但陳慕真老人沒有怨言,并且洗衣服務沒有一件差錯,做到了零投訴。
盲人志愿者黃淮是廣州盲人學校按摩專業老師,有10多年的從業經驗。她在運動員村主要承擔體能恢復中心的推拿服務。每天天不亮她就要起身,趕1個半小時的路才能到達運動員村。自開村以來,她的累計服務時間超過80個小時。黃淮對記者說:“當志愿者幫助我時,我會很驕傲地告訴他們,我也是一名志愿者。能夠為運動員服務,看到他們取得好成績,我非常開心。”
24小時貼心服務解決后顧之憂
對下肢殘疾的運動員來說,輪椅就是他們的雙腿。亞殘運會期間,來自廣東假肢康復中心的志愿者區炳祥堅持每天工作超過12個小時,為700多人次提供輪椅和義肢維修。塔吉克斯坦代表團團長薩法爾·博耶夫對這里的維修服務很滿意,感覺“非常舒服”。區炳祥說:“中國輪椅網球隊的隊員成功晉級后,還特意到這里來感謝我們,和我們合影。運動員記得我們,我們很感動。”
參加亞殘運會的運動員大多存在基礎性疾病和訓練導致的陳舊性傷患,醫療門診部的康復科也成為運動員村里最忙碌的地方。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康復科主任沈彤從事脊椎病診療近20年,亞殘運會期間,他和同事們用妙手仁心為800多位運動員消除了病痛,是亞殘運會接診量最高的部門主任。
考慮到肢殘運動員行動不便,醫護人員還增加了上門出診服務。為了方便視力殘障運動員,藥劑科志愿者將他們每次服用的藥按醫囑分成小包分別包好。廣州近期氣溫驟降,晝夜溫差大,門診量大幅增加。273人的醫療專業志愿者全員上崗,分三班24小時為運動員提供醫療保障服務。
“陽光普照運動員村”
來自塞內加爾的賈米爾是亞運會、亞殘運會高級顧問,具有15年的大中型運動會運行組織經驗。他向記者講起自己在運動員村的一次親身經歷。“開幕式結束返回亞運城已近午夜,我看到一位女士正在村口迎接運動員。后來,得知這是運動員村的村長,這讓我非常感動!”
“廣州亞殘運會的服務非常細致周到。我親身經歷過奧運會、亞運會以及非洲一些國際大賽的組織工作,這次我真的要說:廣州的組織運行水平非常高,廣州人民應該為此驕傲!”
烏克蘭美女維多利亞是一位廣州“新市民”,已定居廣州三年。亞運會及亞殘運會期間,她作為運動員村團隊外聯部的志愿者,為各代表團提供聯絡服務。談起亞殘運會的感受,維多利亞說:“作為一名新廣州人,能夠參與這樣盛大的活動,這種經歷將終生難忘。”
正是因為這些普通人的努力付出,廣州亞殘運會才更加精彩。“你們不僅僅為運動員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務,還讓陽光普照運動員村,溫暖了每個人的心,”亞殘奧委會主席、拿督扎納爾·阿布扎林贊嘆道。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新華網] [作者:段博 李鵬翔] [編輯:王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