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3月14日消息??(記者 徐慧 實習生 高小虎 葉杰)13日的新坡鎮,近千村民匯集成裝軍的海洋,冼字令旗高高飄揚。數萬民眾自八方而來,觀演出,拜冼夫人。民俗與狂歡激情碰撞,一片熱鬧景象。
?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1-03/14/4487fc9b2ba90ee7c06331.jpg)
?
中國(海口)冼夫人文化節(記者?李漢仁 攝)
參與之樂 女中學生變身冼夫人“親兵”
?
下午3時許,新坡中學學生周玉娥身穿節日盛裝,翹首張望臺上的舞蹈《和諧中國》。演員們身穿“黃金甲”翩翩起舞,姿態華貴雍容。臺下,周玉娥連聲叫好,不停地夸臺上的演員舞美、人美。周玉娥也是本次文化節的主角。她和59名同學一起穿上民族服裝,扮作冼夫人的親兵,裝軍出游。
?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1-03/14/4487fc9b2ba90ee7c06332.JPG)
?
中國(海口)冼夫人文化節(記者?張俊其 攝)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1-03/14/4487fc9b2ba90ee7c06333.jpg)
?
第十屆中國(海口)冼夫人文化節開幕現場鑼鼓喧天,熱鬧非凡? (記者 李漢仁 攝)
?
村民做主角,延續千年淳樸信仰。像周玉娥這樣享受冼夫人文化節深度參與之樂的民眾數不勝數。附近裝軍的民眾足不出鎮便可觀賞高水準演出,又親自登臺較量,過了一把舞臺主角癮。
創新之樂 虎舞牽手虎爪拳演繹《虎舞生威》
?
十余面大鼓同時敲響,臺上五面龍旗迎風飄揚。舞蹈《旗鼓雄風》再現的是冼夫人擂鼓出征、點將的壯觀場景。舞蹈《虎舞生威》,32只“小老虎”在舞臺上翻跟斗、操練盾牌,盡顯武術的剛猛與舞蹈的韻律。
?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1-03/14/4487fc9b2ba90ee7c06334.JPG)
?
中國(海口)冼夫人文化節(記者?張俊其 攝)
?
這兩個節目都脫胎于海口的傳統民間藝術。《旗鼓雄風》取裝軍出游之精華,配以全新的舞美、音響設計成就了舞臺上演員的颯爽英姿。《虎舞生威》是國家級非物質遺產項目三江虎舞與民間瑰寶新坡虎爪拳的有機結合。海口市文體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海口已經并將繼續挖掘、整理優秀民間藝術,將民俗之美與現代藝術完美結合,成為海口重大活動及旅游的一大亮點。冼夫人文化節上,《旗鼓雄風》與《虎舞生威》的閃亮登場便是這一思路的有益嘗試。
民俗之樂 節日祭品食品樣樣有講究
?
13日的新坡鎮處處見民俗,事事有講究。連祭品與食品都能說出道理來。
?
獻祭冼夫人的祭品中,葷菜類大多以雞鴨鵝羊為主,魚和螃蟹為上品。有資格成為祭品的魚一般為鯉魚、魷魚。鯉魚寓意子孫魚躍龍門,出人頭地,光耀門楣。魷魚寓意益壽延年。螃蟹取意生活紅紅火火,橫行四方發大財。
?
五谷蔬菜類的祭品主角是白米飯、紅米飯、紅番薯、芋頭、大蔥,以此祈求五谷豐登,家資豐盈。傳說這些祭品均是當年冼夫人教海南人民種植而成,海口人飲水思源,自然要請冼夫人品嘗這些供品。
?
柑橘、甘蔗、柚子也有一席之地。柑橘取其音寓意大吉大利,甘蔗取其味寓意生活甜甜美美,柚子寓意無憂無慮,桑葉祈求興隆發財。
?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1-03/14/4487fc9b2ba90ee7c06335.jpg)
?
買個彩旗圖個大吉大利 (記者 李漢仁 攝)
?
13日,新坡鎮的集市上熱鬧非凡,芋頭、番薯、蕨等土特產最暢銷,來到這里的市民、村民都要嘗一下鮮,討一個好彩頭。芋頭耐儲存,寓意生活穩當,變故少。番薯寓意財富翻番,家中富有。蕨取其形“頭白須長”,寓意健康長壽。
拜祭之樂 不辭辛苦拜祭冼夫人寄托愿望
?
13日,來自全島各地的民眾摩肩接踵,將新坡鎮擠得水泄不通。不少市民攜妻帶子,前來拜祭冼夫人。
?
在冼夫人紀念館內的冼夫人廟前,等待拜祭的市民排成了長隊。“到這邊來拜祭一下冼夫人,順便寄托一下心中的愿望。再遠也值得。”來自陵水的張先生一大早就坐東環鐵趕往海口,然后再幾經輾轉乘坐班線車來到新坡鎮。
?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1-03/14/4487fc9b2ba90ee7c06436.jpg)
?
廣場上人山人海? (記者 李漢仁 攝)
?
新坡鎮墟的村民也自覺組成裝軍游行隊伍,穿上節日盛裝,扛上刀槍棍棒,重現當年冼夫人沙場大點兵的壯觀場面。盡管天氣很熱,但是無人叫苦。
花絮
?
土特產成吉祥物
?
在舉行活動的冼夫人紀念館周邊,記者見當地村民擺賣的地攤上堆滿了各種土特產,如帶著根須洗得發白的蔥頭,帶著桑葚的桑枝,更有討人喜愛、滿身金黃的金瓜等。前來參加活動的村民都會買上一兩件,裝在袋子里然后帶回家,讓許多前來的游客甚感好奇。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1-03/14/4487fc9b2ba90ee7c06437.jpg)
?
中國(海口)冼夫人文化節? (記者 李漢仁 攝)
?
記者在一地攤前停下,熱情的女攤主說,蔥頭上面的葉子綠、下面的根須白,人吃了可以長壽,胡子花白了但頭發還是黑的,原來這蔥頭喻意鶴發童顏;買回桑枝掛在門簾上,人外出求財順利;金瓜當然象征金玉滿堂了。就連紀念館前的一口井冒出的噴泉也成為吉祥水,村民爭相洗臉,因為大家相信沾了這水可保膚體安康,不生瘡痱。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1-03/14/4487fc9b2ba90ee7c06438.jpg)
?
13日上午,冼夫人文化節瓊山區云龍分會場紀念活動拉開帷幕,民間味道十足的公仔戲吸引了眾多群眾觀看 (記者 李坤東 通訊員 黃一笑 攝)
?
平日貌不驚人的本地特產,在這個特別的節日里都成為吉祥物,大家都想圖個“好彩頭”。
孩童甘當鑼鼓手
?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1-03/14/4487fc9b2ba90ee7c06439.jpg)
?
中國(海口)冼夫人文化節? (記者 李漢仁 攝)
?
在當天的裝軍武術表演階段,伴隨著節點分明、催人振奮的鑼鼓聲,臺上的表演者將木棍、大刀、長矛舞得呼呼生風,這些表演者多為村里的青壯年或上了年紀的老人。讓人意外的是,鑼鼓手竟是一群4至8歲左右的孩童,而且他們站在臺下的最后方。
?
很多站在后面的人為了能看清臺上的表演,干脆站在了凳子上,這可苦了這群小小鑼鼓手,因為他們根本看不到臺上的表演,就不能準確地敲打好鑼鼓。一名年齡稍大的孩子想出辦法,他跟著站上凳子,然后做出手勢,指揮后面的小小鑼鼓手或停頓或敲擊。
?
臺上表演者盡情盡力,直至表演結束,或許很多人都不會想到,這場精彩的表演,這些小小“幕后英雄”們付出了如此大的艱辛。
相關鏈接
2011第十屆中國(海口)冼夫人文化節開幕冼夫人文化節哪里最好玩 記者探訪海口新坡鎮第十屆冼夫人文化節10日至16日在海口四個鎮同時舉行冼夫人文化節10日啟動 海口市區至新坡鎮交通路線詳解海口:場面宏大 千余名“古代戰士”亮相冼夫人文化節冼夫人文化節還原民俗盛宴 千余名“古代戰士”亮相冼夫人:五次渡海上瓊州 懿范長存滄海間冼夫人文化節將在海口4個區展開 還原民俗盛宴冼夫人渡瓊第一站今在何處?冼夫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 ?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海口網-海口晚報] [作者:徐慧 高小虎 葉杰] [編輯:黃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