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hkwb.net/content/2011-03/19/82542b3bdc2d1bb9377c5edabc74e23d.jpg)
?
海底村莊位于海口市美蘭區東寨港至文昌市鋪前鎮一帶的海灣海底,是明萬歷年間(1605年)一次大地震使陸陷成海造成的。史料記載,1605年7月13日午夜,瓊州北部發生大地震,震中烈度為10度,震級7.5級。重震區為瓊山、澄邁、臨高、文昌四地,地震造成陸地沉陷成海面積達100多平方公里。共有72個村莊緩慢下沉,為世間罕見的災害遺址奇觀。
?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1-03/19/2f89fbad0c8a8968a2a9bb91b2cc7e80.jpg)
?
這次大地震導致陸地沉陷的幅度一般在3—4米,陸陷成海的最大幅度在10米左右,整個沉陷體塊垂直下降,這種情況在國內外地震史上罕見。原先是一條陸上的小河溝,瞬間變成今日的東寨港;原先是陸地上的72個村莊,永遠陷落入大海,成為稀世罕見的“海底村莊”,399年過去了,震后的“海底村莊”遺址已成為奇特的水下景觀。
海底村莊奇觀是中國惟一的因地震導致陸地陷落成海的古文化遺址。如今在退潮時,從鋪前灣至北創港東西長10公里、寬1公里的淺海地帶可見平坦的古耕地阡陌縱橫。海底村莊從東寨港至鋪前灣一帶海灘上,古村莊廢墟遺址隱約可見。透過海水,可見玄武巖的石板棺材、墓碑、石水井和舂米石等有序排列。海底村莊離東寨港不遠的海灘上,有一座以方石塊砌成、保存完整的戲臺。在鋪前灣以北四公里處,有古“仁村”沉陷遺址,透過10米深的海水,當年村莊的庭院、參差的房屋遺跡依稀可辨。鋪前灣與北創港之間的海底下,一座雕工精細、四柱三孔的“貞節牌坊”仍豎立于水中。橫貫于東寨港海底的“絕尾溝”是地震留下的裂溝,深10多米,寬20多米。溝東的古河道上,至今仍有一座石橋橫跨河道兩旁。
地震部門的人士認為,這種情況說明,那次大地震是整個沉陷、體塊垂直下降的。這在我國地震只上,實屬罕見。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每年清明過后海水變清時,在離東寨港不遠的海灘上,就是附近漁民所說的“村石”的地方,會看見有一座以方石塊砌成的保存完整的古戲臺,石板上密密麻麻地布滿了海蠔、貝殼。每當大海退潮時,附近農村的群眾下海,有人還常常到這里來捉魚捉蝦呢。
近幾年來,來海南游的許多國內外游客,紛紛慕名到海底村莊這里來參觀、探古。他們深深地被這片神秘莫測的地震遺址吸引著。他們憑吊當年因地震災害沉淪于海底的古人,更向往今天這個風景宜人、像水晶宮般美麗、奇特的旅游勝地。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海南省旅游局 ] [作者:] [編輯:王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