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博鰲亞洲論壇10周年觀察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1-04-06 08:45

      海口網4月6日消息?? “相對于達沃斯的寒冷和阿爾卑斯的高山,博鰲向太平洋的廣闊海洋敞開著。”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一句充滿詩意的話語,其實也代表了“亞洲大家庭”的心聲。再過一個多星期,世人矚目的博鰲亞洲論壇2011年年會將在博鰲拉開帷幕,這也是博鰲亞洲論壇成立以來的第十屆年會。

    ?

      10年來,博鰲亞洲論壇這只巨大的“麥克風”正在把亞洲聲音傳向世界。

      

      博鰲亞洲論壇的成長,是亞洲經濟一體化進程不斷向前發(fā)展的必然,是中國和平崛起積極參與國際社會的必然。它向世人表明,亞洲有實力構建一個非官方、非贏利性、定期、定址的國際組織,中國有能力構筑面向世界的講壇,海南有實力依托論壇成為我國立足亞洲、面向世界的重要國際交往平臺。

      

      面向世界的“亞洲麥克風”

      

      亞洲的崛起,特別是東南亞“四小龍”的快速發(fā)展,曾經引起全球高度關注。但上個世紀后期,亞洲再次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熱點,卻是因為金融風暴。

      

      1997年7月2日,泰國中央銀行宣布放棄十多年來泰銖對美元的固定匯率制度,泰銖貶值引發(fā)了金融風暴。不久,這場風暴掃過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和韓國等地,打破了亞洲經濟急速發(fā)展的景象。金融風暴使亞洲各國認識到,亞洲需要構造一個匯聚政商學界精英的對話平臺,共商應對亞洲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大計。

      

      環(huán)顧全球,世界各國為應對經濟全球化,已相繼加快區(qū)域經濟合作步伐:歐盟和歐元區(qū)的合作不斷擴展、深化;美洲、非洲都相繼成立統一組織;亞洲雖有東盟10國、“10+3”會議、上海合作組織等多種機制,但相比之下區(qū)域合作仍相對滯后。


      機遇的到來有時是那么突然,卻又在情理之中。1997年7月,在一個海南萬泉河畔充滿詩意的日子,在海南博鰲投資多年的蔣曉松與私人朋友日本前首相細川護熙夫婦、澳大利亞前總理霍克、菲律賓前總統拉莫斯,在他新開業(yè)的博鰲鄉(xiāng)村高爾夫球場揮桿。那白色的小球呈弧狀飛出,也飛生了一個讓中國、讓亞洲,也讓世界為之矚目的設想——創(chuàng)建博鰲亞洲論壇。搭建一個亞洲人說話的平臺,讓世界傾聽來自亞洲的聲音!這是一個認識不斷深化、眼界不斷開闊、條件不斷成熟的過程。1998年8月,拉莫斯、霍克、細川護熙和蔣曉松在馬尼拉舉行會晤并發(fā)表《馬尼拉宣言》,醞釀和倡議成立博鰲亞洲論壇。

      

      《馬尼拉宣言》一出,亞洲國家反應熱烈。此時,作為亞洲自我身份覺醒標志而被載入史冊的萬隆會議已經過去快半個世紀,亞洲一體化進程荊棘叢生,不盡如人意。即將跨入21世紀的亞洲,正需要這樣一個匯集亞洲聲音的機會。回憶于此,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周文重說,“論壇是研究亞洲問題、凝聚亞洲共識、發(fā)出亞洲聲音的一個地方。”

      

      在海南博鰲成立一個國際會議組織的想法,得到國家領導人及海南省委、省政府的重視和支持。而3位前政要所擁有的深厚人脈資源,以及包括中國政府在內的亞洲各國的積極參與,使得博鰲亞洲論壇的籌備工作在很短的時間內勢如破竹。

      

      2001年2月27日,由25個亞洲國家和澳大利亞共同發(fā)起、非政府性的博鰲亞洲論壇正式成立。《博鰲亞洲論壇宣言》鄭重宣示:“中國海南省的博鰲是論壇的永久所在地。”時任國家主席江澤民親自參會并發(fā)表演說,他親筆題詩:“萬泉氣象新,水闊晚風純。四海群賢聚,博鰲更喜人。”不但描繪了論壇的清新特點,而且表達了他對論壇的期望和祝愿。

      

      這是用開放的心態(tài)構筑起來的一座面向世界的講壇。一時間,群賢畢至,舉世矚目,博鰲這個曾經的靜謐小島從此就再也沒有冷清過。


      面向世界的“全球思想庫”

      

      “國際色彩、民間色彩、經濟色彩”,構成了博鰲亞洲論壇在亞洲的獨特性,也構成了它在世界的不可替代性。如今,論壇已成為國際風云人物的大型派對,吸引了世界首富比爾·蓋茨、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尤努斯等紛至沓來。而每年傳出的智慧之聲、先知之聲、探索之聲,更是博鰲亞洲論壇的真正價值所在。

      

      博鰲亞洲論壇的生命力、影響力,體現在它對全世界熱點的關注上。周文重認為,要讓博鰲亞洲論壇擁有強大的生命力,有兩點十分重要,一是要隨著形勢的變化不斷研究新問題;第二要結合亞洲和亞太地區(qū)的實際,使亞洲國家或者亞太地區(qū)國家能夠在世界發(fā)展問題上擁有更多發(fā)言權。

      

      因此,論壇年會的成功與議題設置是分不開的。“每年年會都會抓住當年新鮮、敏感、急迫的問題,召開專門的議題或分會活動。”博鰲亞洲論壇研究院副院長姚望,近日在北京接受海南日報記者專訪時說。

      

      2003年,在世貿組織坎昆回合談判失敗、全球化推進遇到障礙的時刻,論壇年會及時把亞洲一體化作為主要課題,提出“亞洲尋求共贏,合作促進發(fā)展”主議題。會議提出的“開放的地區(qū)主義”,事實上促進了亞洲次區(qū)域合作的進程。


      當國際金融危機迅速蔓延全球,論壇2009年年會提出了“綠色復蘇:亞洲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現實選擇”的主議題。

      

      周文重說,“綠色復蘇”話題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后來夏季達沃斯論壇也把可持續(xù)發(fā)展作為該論壇的主題進行深入探討和交流。可以說,亞洲在推動可持續(xù)發(fā)展方面,走在了世界經濟的前列。

      

      當今,在經濟飛速發(fā)展的同時,亞洲地區(qū)社會問題依然十分突出。論壇2011年年會提出了“包容性發(fā)展”,將探討如何讓全球化、地區(qū)經濟一體化所帶來的利益惠及所有國家,讓經濟增長所產生的效益惠及所有人,這也是亞洲經濟在實現多年高速增長的背景下所面臨的全新挑戰(zhàn)。

      

      “除了大主題外,論壇還安排了各個針對性更強的專題會。”姚望說。非典爆發(fā)時期,論壇第一時間召開非典國際會議,及時發(fā)布非典對亞洲經濟影響將十分有限的重要信息,對當時穩(wěn)定人心起到很大作用;非典過后香港旅游一蹶不振,論壇又及時聯合世界旅游組織舉辦香港國際旅游論壇,為重振香港旅游大都市形象獻力;在東南亞大海嘯挾勢而來時,論壇安排了海嘯國際論壇,討論其對亞洲影響并發(fā)動國際援助;在石油價格不斷波動時,論壇召開能源會議討論石油價格問題;當亞洲出現人力資源問題時,論壇召開亞洲教育論壇,討論亞洲各國的區(qū)域合作與人才培養(yǎng)……

      

      博鰲亞洲論壇的歷次大會,得到了世界各國的熱烈贊揚。聯合國前秘書長安南致信說:“博鰲亞洲論壇的成立,證明了這樣一個信念,即只有各國共同努力,全球性關注的問題才能得到積極的應對。”

      

      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說:“博鰲亞洲論壇將成為推動和解決亞洲各國之間社會、經濟、政治和其他問題的力量。”

      

      這些來自聯合國、亞洲國家領導人的講話,代表了亞洲各國的廣泛心聲與殷切期盼。就像博鰲亞洲論壇前中方代表陳錦華所說的,“這些愿望正在變成積極行動,變成亞洲各國都接受的一種崇高使命。”


    面向世界的“東半球視角”

    ?

    ??? 站在東半球,放眼全世界。

    ?

    ????實際上,論壇對亞洲區(qū)域性經濟發(fā)展的一大貢獻,還在于首次創(chuàng)立了“E11”(新興經濟體11國)研究。所謂“E11”,就是將G20當中的阿根廷、巴西、中國、印度、印尼、韓國、墨西哥、俄羅斯、沙特阿拉伯、南非和土耳其等11個國家,作為一個新興經濟體作整體研究。論壇去年發(fā)布的《新興經濟體發(fā)展2009年度報告》認為,全球經濟復蘇步伐強勁遠超預期,其中“E11”所代表的新興經濟體為全球經濟穩(wěn)定和復蘇作出重要貢獻。或許姚望的概括更為形象:“我們發(fā)現了一個‘亞洲工廠’的概念,即亞洲是一個工廠,各國是一個車間。這種一體化活動使亞洲各國成功地分化風險,抵御危機,在團結一致中消除了金融危機的災難性影響。”

    ?

    ????隨著博鰲亞洲論壇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日益擴大,俄羅斯《權力》周刊稱,中國博鰲漸顯取代達沃斯之勢。瑞士滑雪勝地達沃斯被譽為“一個用思想征服世界的小鎮(zhèn)”,30多年來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已成為國際上最有影響力的經濟論壇。

    ?

    ????“在我看來,博鰲亞洲論壇是個最具開放性的地區(qū)性論壇,而達沃斯論壇是個全球性論壇,二者既有共同性,又有不同性。”周文重說,達沃斯論壇和博鰲亞洲論壇都集中關心和探討經濟發(fā)展問題,但達沃斯論壇更多地從全球的角度關注和探討經濟發(fā)展問題,而博鰲亞洲論壇則主要從亞洲的角度,關注和探討亞洲地區(qū)在經濟與社會發(fā)展進程中所面臨的焦點問題和挑戰(zhàn),二者從不同的角度,引導人們共同思考當今世界和亞洲面臨的重大問題。


    ????或許,博鰲亞洲論壇前副理事長蔣曉松的一段感言最能凸顯論壇價值所在:博鰲亞洲論壇站在“東半球角度”放眼亞洲和世界發(fā)展,探討亞洲區(qū)域經濟的合作與發(fā)展,和達沃斯論壇等“西半球視角”可以相互對話提攜,大致互補,這樣“地球就圓了”。

    ?

    ????不知不覺,博鰲亞洲論壇已走過了10年歷程。隨著論壇影響力的擴大,成員國已增至28個。2010年論壇理事會第一次新增選了來自歐美國家的理事,包括俄羅斯前總理切爾諾梅爾金、美國前財政部長鮑爾森,法國前總理拉法蘭等,使博鰲亞洲論壇從亞洲真正走向世界。

    ?

    ????省外事僑務辦主任吳士存說,當博鰲亞洲論壇還停留在一個構想時就已為他所關注。“如果說第一個10年是論壇從創(chuàng)立、成長走向成熟的10年,那么第二個10年是論壇從成熟走向大發(fā)展的階段。伴隨著中國未來10年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我想博鰲亞洲論壇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會超過達沃斯經濟論壇,而海南也將通過論壇讓世界了解海南,促進海南對外開放提升國際合作水平。”

    ?

    ????“亞洲有許多論壇,但是沒有任何一個論壇能在智力和外交經驗方面與博鰲亞洲論壇媲美。博鰲亞洲論壇已經成為全世界討論亞洲的論壇。”博鰲亞洲論壇前理事長拉莫斯曾經這樣稱贊。

    ?

    ????上一個10年已經走過,更大的輝煌還在未來。有理由相信,在亞洲崛起的進程中,博鰲亞洲論壇會在世界舞臺上扮演日益活躍而重要的角色;有理由相信,亞洲也將擁有自己的具有世界影響的對話交流平臺!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fā)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高虹] [編輯:李昕昕] 
    熱詞推薦:凈化_ 綠化_ 彩化_ 亮化_ 美化_ “五化”_ 海口城市更新_ 海口“五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