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4月19日消息,“史上最嚴”的新國八條出臺快滿3個月,房價怎么演變仍然是未知數。在近日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2011年年會房地產主題論壇上,各路專家針對房價問題唇槍舌劍。
博鰲亞洲論壇的“常客”潘石屹認為,2011年之前,房價是市場說了算;2011年之后,房價是政府說了算。在他眼里,房產價格似乎永遠和房地產開發商沒有多大關系。潘石屹承認新國八條威力很大,“這一輪調控政策是最嚴厲的,我覺得2011年是一個分水嶺,在此之前調控是調控原因,是考慮市場的供應量、需求量,從土地、貨幣政策、按揭貸款成數去調控;從今年開始直接調控結果,就是限價、限購。新國八條出臺后,35個限購的城市,北京、上海成交量下跌了50%,如果一個市場上成交量下跌50%,這就已經初見成效了。上海房價已經開始跌了,北京房價環比也開始跌了。”
至于今年房價跌多少?潘石屹仍然不忘拿任志強“開涮”,前幾天任志強說房價要跌15%,我不知道跌多少。“當然調控的一個很明顯的效果,就是任志強都不敢來博鰲開會了。去年一年讓鞋追著打。所以我覺得還是見到效果了,政策的威力很大。”
首都創業集團總經理劉曉光沒有直接談房價下跌幅度,但他認為調控的效果在今年的8月份會體現得更加清楚。他說,調控初見成效,一方面房地產發展模式雙軌制格局基本確定下來;一方面,調控目標是遏制一些熱點城市過快增長。另外資本市場、資金市場防止這個行業過快增長的措施也見了成效。
《中國企業家》雜志總編輯黃麗陸認為,當下是調控力度和市場反饋博弈的最后關頭。“我相信房地產價格不會有大幅下跌,因為中國經濟是一體的,如果房地產下去了,中國經濟也下去了。”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淮認為,限購、限貸等措施不能根本解決房價與老百姓收入之間的尖銳矛盾,政府需要四個創新才能根本解決這一問題。第一,調整城市結構。現在中國沿海特大城市人口所占人口比重是2成,二三線城市是兩成,中小城市一成,農村是五成,2:2:1:5。理想狀態應該是2:4:2:2,也就是說再過10年、20年,中國沿海大城市所占人口比重不會比現在再提高了,而二三線城市容納人口總規模應該比現在擴大一倍,農村人口從50%下降到20%左右。第二,土地制度的調整。土地資源掌握在政府手里,農村人口異地就業的1.56億人,沒有一個人是扛著他們家宅基地來的。宅基地置換問題已經到了非解決不可的地步。小產權問題的核心是土地制度問題。不調整這一問題,就很難把房地產市場的供求關系理順,也就難以解決房價問題。第三,調整中央和地方稅負關系。現在地方政府怕當地王,都跟土地局長說你一定要賣高價,但是一定不要前十位,因為前十位就要摘官帽子。第四,收入分配結構調整。
說到房價問題,陳淮說,千萬別以為誰能算準市場,市場永遠是市場,永遠是比你聰明的力量。記者 任明超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中國青年報] [作者:李琳] [編輯:陳名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