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wǎng)5月24日消息??(記者 謝舒)備受關注的央視《尋寶-走進海口》大型活動自10日啟動以來,受到了海南省群眾的熱情支持,報名情況遠超預期,且部分報名藏品讓人愛不釋手。尤其藏家報名登記的元代鬼谷子下山青花瓷、大明宣德爐、明清官窯瓷等。盡管活動初選已接近尾聲,但來到省文物研究會登記報名的人仍絡繹不絕。
?
?
宋代鈞窯。? (記者 張俊其 攝)
宋代鈞窯鵝頸瓶現(xiàn)身海口
24日,在省文物研究會報名現(xiàn)場,家住海口的張先生攜帶的祖?zhèn)鲗氊悺x窯鵝頸瓶乍一亮相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受家庭傳統(tǒng)的影響,我從小就喜歡上了收藏,并繼承了不少祖?zhèn)鞔善鳌T?0多年收藏過程中,我?guī)缀跖鼙榱巳珖鞔蠊磐媸袌觯瑫r也收到不少現(xiàn)代工藝品與一部分所謂到代的老東西,這更加讓我堅定了自己的收藏目標。”張先生表示。他了解到本次活動很少出現(xiàn)老窯瓷后,才最終決定帶著這件最為珍貴的藏品報名參加尋寶,“這么精美的寶貝畢竟不能總是默默地藏在家里,應該讓所有喜歡收藏瓷器的愛好者一起分享分享。”
?
宋代鈞窯底部圖片。? (記者 張俊其 攝)
?
聽完藏家描述,省文物研究會副會長肖從容表示,鈞窯分為官鈞窯、民鈞窯。其中,官鈞窯是宋徽宗年間繼汝窯之后建立的第二座官窯。鈞窯廣泛分布于河南禹縣(時稱 鈞州),故名鈞窯,以縣城內(nèi)的八卦洞窯和鈞臺窯最有名。鈞瓷共分兩次燒成,第一次素燒,出窯后 施釉彩,二次再燒。此外,釉色堪為鈞窯的一絕,其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時代特征,令無數(shù)后人嘖嘖稱奇,宋代詩人曾以“夕陽紫翠忽成嵐”贊美之。“張先生攜帶的鈞瓷鵝頸修長、身肥勁廋、造型奇美,鈞瓷特有的通藍窯變之上大面積報紫報紅,可謂是酣暢淋漓,美不勝收、彌足珍貴。”肖會長告訴記者,該藏品不同于普通的祖?zhèn)鞑仄罚?jīng)過專家初步認定屬五大名窯中難得一見的珍品,并有可能成為本尋寶中相當給力的藏品。“當然,最終能不能一舉成為海口市民間國寶,還需要北京方面相關專家的鑒定。”
精美清代龍首龜報名尋寶
記者了解到,玉器依然是海南收藏愛好者登記報名的優(yōu)先選擇,來自汕頭的李老先生即是其中的一位。“這件龍首龜是由新疆和田白玉制作的,顧名思義,玉器整體看上去為一只烏龜,只是頭部為龍首,尾巴是麒麟尾巴。不論是通透的外形還是細膩的工藝,如此精致的寶貝在如今是非常少見的。”李老先如此評價他藏品。他告訴記者,如今已60多歲的他受家族做翡翠生意的影響,早在年少時就開始了熱衷于收藏玉器。“龍首龜是個很要好的朋友贈予我的,收藏期間我一直都是加倍地小心。盡管多次有藏家提出購買,甚至有人直接出價20多萬,但均被我拒絕了,畢竟這不符合收藏的初衷。”
?
?
藏家手捧龍首龜。? (記者 張俊其 攝)
?
對此,省文物研究會會長張士興表示,千種瑪瑙萬種玉,而和田玉更是玉中的精品。“李先生帶來寶貝玉質(zhì)漂亮,外形動感,工藝精致,不僅能在手電筒下顯示出玉的良好通透性,同時還散發(fā)出一種吉祥的光線,相當具有收藏價值。”根據(jù)龍首龜玉器特征,初步分析屬于清代。
?
清代龍首龜。? (記者 張俊其 攝)
?
相關鏈接
海口《尋寶》吸引眾多市民 國外參賽者來“獻寶”
“央視海口尋寶”價值連城黃庭堅書法真跡現(xiàn)身
央視《尋寶》將登陸海口 市民曬寶熱情高
央視《尋寶》欄目走進海南 700市民海口“曬寶”
央視尋寶:萬寧女子地里挖出一塊神奇龍狀玉墜
罕見巨幅唐卡現(xiàn)海口 央視《尋寶》報名火熱
央視《尋寶》欄目首進海南 尋找海口“民間寶物”
?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wǎng)”的內(nèi)容信息,未經(jīng)本網(wǎ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本網(wǎng)轉(zhuǎn)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nèi)容均來源于網(wǎng)絡,并不代表本網(wǎng)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wǎng)轉(zhuǎn)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lián)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wǎng) http://m.yinhu3.com [來源: 海口網(wǎng)] [作者:謝舒] [編輯:黃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zhuǎn)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