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部門在全國范圍內集中開展“整治網上涉性用品藥品非法信息專項行動”,活動開展至今已近一個月,但記者近日調查發現,涉性非法廣告仍然出現在一些網站上,可謂“治而不愈”。
海口網6月27日消息? 今年4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衛生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6部門在全國范圍內集中開展“整治網上涉性用品藥品非法信息專項行動”,對當前互聯網上存在的相關非法信息進行集中清理。專項整治活動開展至今已近一個月,各地也相繼推出整治措施。但記者近日調查發現,涉性非法廣告仍然出現在一些網站上,可謂“治而不愈”。
涉性非法廣告禁而不止
記者調查發現,在此次專項整治行動中,一些網站的涉性非法廣告得到了較好的清理和整頓。在本報曾曝光的“39健康網”上,記者發現,該網站的廣告和圖片都較為規范,沒有出現違規違法涉性廣告現象。
但是,在一些網站的頁面上,仍有涉性非法廣告的一席之地。在中國食品科技網,記者打開的頁面中跳出一個某男性用品的浮窗廣告,配有一張兩性圖片和文字說明。點擊進去后,更大尺度的圖片赫然凸顯在網頁中。
而在貓撲兩性健康網,最上方的廣告里配有撩人裸露的圖片。在其保健頻道,更是隨處可見大尺度圖片和配有色情文字和動畫的廣告。
除此之外,記者還在一家圖片網站上看到了一個賣透視眼鏡的廣告。據頁面文字介紹,透視眼鏡價格為2300元,承諾可以透過衣物看到別人的身體。頁面同時還配有大量的圖片,均為通過眼鏡看到的裸露效果。
“這些圖片一看就是通過照片修改器修改過的,這種廣告有虛假夸大的成分,屬于涉性非法廣告。”在某門戶網站從事網絡圖片編輯工作的何蘭告訴記者。
公開資料顯示,國家多部門曾對非法“性藥品”廣告進行整頓。2007年年底,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等12部門,聯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治理整頓非法“性藥品”廣告和性病治療廣告的通知》,自2007年12月至2008年春節前,集中開展一次針對網上非法性藥品廣告和性病治療廣告的專項治理整頓行動。時至今日,在經過新一輪的整治后,然而,涉性非法廣告仍然屢禁不止。
對此,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喬新生向記者分析說,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與目前對網絡服務的提供者監管不嚴有關。
“對于一些門戶網站、一些搜索引擎,還是存在監管不嚴或者監管不到位的地方。”喬新生說,此外,市場需求也是造成大量涉性非法廣告和情色網站出現的一個原因。
一名曾在百度工作過的網絡工作人員對記者說,廣告利潤以及賺取點擊率的驅使,導致一些涉性非法廣告屢禁不止。
凈化網絡需建長效機制
“整治網上涉性廣告其實與整治其他一些違規行為是一樣的。目前所采取的是一種‘運動戰’的形式,要想根治問題必須打持久戰。”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吳景明對記者說,打持久戰就需要建立長效機制,這需要法律和執行措施相結合。但目前我國的廣告法并無針對網絡違法廣告的規定和處罰措施,這是需要完善的。
吳景明告訴記者,目前管理網絡廣告的部門很多,在協調組織方面存在問題,所以應該建立一個專門的、獨立的執行部門進行管理,而且這個部門一定只能是只有執行職責的部門,不能集制定者、執行者、處罰者3種身份于一身。因為這樣做會造成趨利執法、權錢交易,不利于執法效果。
喬新生建議,應當對網絡涉性非法廣告進行分級管理,建立行業審查制度,各部門之間互相合作,如公安機關網監部門要與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合作,這樣可以便于更好地找到發布色情內容的源頭;工業和信息化部也要與公安機關合作;電信經營企業要與國務院新聞主管部門合作。一旦發現違規行為,要對其進行嚴懲。
“在懲罰方面,應當加大處罰力度。現在對于這類行為的處罰,許多都只是蜻蜓點水,處罰數額小、次數少,造成違法成本很低,不利于懲治犯罪。因此要加大處罰力度,讓這些違法者接受一次處罰就不敢再有第二次。同時,不僅要對涉性非法廣告的投放者進行處罰,對管理不嚴的網站也要進行處罰。同時,還要規定網站的管理者對內容進行過濾,發現這類廣告后要及時刪除,更不可讓其投放。”吳景明說。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