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hkwb.net/content/2011-09/08/4487fc92394b0fd299de26.jpg)
亂糟糟的路口在蔡紅琴的指揮下變得井然有序起來(南海網記者楊雋瑩攝)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1-09/08/4487fc92394b0fd299d81e.jpg)
蔡紅琴經常會為自己準備兩個口哨(南海網記者楊雋瑩攝)
“嘟……”“等一下,車還沒有過完!”“沒看到還有車嗎?你還帶著孩子呢,這樣很危險。”“好了,大家可以通過了!”每一天,在海口的各大交通要道、每個交通樞紐處,總有這樣一群人喊著這樣一些話,他們身穿熒色反光警服、頭戴黃色的帽子,被人們昵稱為“小黃帽”,他們就是交通協管員。
在海口,你是否遇到到過這樣的情形?某天,你騎著電動車或走路通過某個車流不息的十字路口,你掐算著自己認為安全的時間正準備一鼓作氣沖過去,這時,突然一道尖銳的口哨聲傳來,一頂“小黃帽”沖到你面前,告訴你這時候還不能過馬路。此時的你是否突然覺得很惱怒,甚至開始大聲呵罵那個阻攔你前進的人?
五年如一日堅守在南大橋下指揮交通的“小黃帽”蔡紅琴告訴記者,其實,在海口每天都有這樣的情形上演。
鏡頭一 每天早起1小時 50歲蔡紅琴堅守工作 “叮鈴鈴……”早晨6點,蔡紅琴必須起床了,她簡單收拾了一下自己,隨便吃了點東西,開始檢查工作必備物品,一卷警戒帶、3把大鎖、一大瓶水、一件遮陽的衣服。蔡紅琴將一條顯得有點臟的毛巾在水龍頭下沖洗了一下,擰到半干,系在電動車后面,將兩個口哨掛在脖子上。
一番收拾下來,將近6點40分了,“我們每天7點半必須到崗到位,這是一個車流高峰期,必須有人在崗位疏導交通。”蔡紅琴說。既然7點半到位,現在才6點40分,蔡紅琴的家離她值班的崗位也才10分鐘的距離,是不是有點早了?
“站崗只是我的工作之一,在這之前,我還有不少事要做呢?”蔡紅琴笑著說。
蔡紅琴騎車來到金龍路,原來,在這里有兩道活動護欄,在車流高峰期到來前,蔡紅琴得提前一步把護欄關上,不讓車輛從這里掉頭,以免影響路面交通,而高峰期過后,蔡紅琴又得第一時間將其打開,方便車輛通行。而她出門前準備的那3把大鎖,就是用來鎖活動護欄的。
一個活動護欄大約有六七米長,蔡紅琴就這樣一天要三四次不厭其煩把它打開或關上。除了金龍路,在國貿路上還有兩道活動護欄也由蔡紅琴管理。
而除了活動護欄,有時還要在人行道擺上近十斤重的警戒墩,蔡紅琴常常是一手拎一個,整齊的將其擺好。看著她利索的行動,不敢相信她今年已經50歲了。將這些都安排好后,蔡紅琴笑著將兩只手伸出來給南海網記者看了一下,“這些東西灰很多,摸完兩只手都黑乎乎的了。”蔡紅琴拿起掛在電動車后面的半干毛巾擦了擦手,再隨手用袖子在額頭上擦了把汗。
干完這些,已經將近早晨7點半了,蔡紅琴趕緊驅車趕到自己的崗位上——南大立交橋下龍昆橋上,在這里有2個交叉口等著蔡紅琴來疏導。蔡紅琴一上陣,氣勢馬上就不一樣了,吹著警告的口哨、打著熟練的指揮手勢,亂糟糟的路口在她的指揮下變得井然有序起來。
就是在這個地方,蔡紅琴得罪了很多人、結識了很多人,最終也獲得了應有的尊重。
“以前經常被大家不理解,不但罵人有些還想要動手也有,但是這是我的工作我的職責。”蔡紅琴說,“不過現在理解我、認同我的人也多了,常常經過這里的人大都認識我的。”
蔡紅琴還記得,有一次她在值班,一個收廢品的老人駕著一輛三輪車想要從還是紅燈的路口沖過去,三輪車上堆得很高很滿的廢品,看起來很是危險。蔡紅琴看到后馬上吹著口哨跑過去告訴老人,現在還不能通過。沒想到,那老人被阻攔后很不高興,突然一口口水吐在蔡紅琴的臉上,“吐得我滿臉都是,我沒有委屈和退縮,他那三輪車顯得很危險,萬一出了事,害了他自己也會害了別人。”蔡紅琴苦笑著說。
又一次,一個媽媽騎電動車帶孩子上學,也是不顧紅燈要過馬路被蔡紅琴攔了下來,惱羞成怒的媽媽在送完孩子上學后,返回路口將蔡紅琴大罵一頓,蔡紅琴沒有和她計較,只是勸說她,后面帶著孩子,應該注意安全。在一次上公交車時,那個媽媽由于手沒空,蔡紅琴于是幫她把孩子抱上公交車,并報以會心的一笑,在蔡紅琴真誠的行為下,那個媽媽終于冰釋前嫌,理解了蔡紅琴的工作。
每天的早上7點到8點半、中午11點到12點半、傍晚5點到6點半是車流高峰期,而這個時段也是交通協管員們最為忙碌和辛苦的時候。蔡紅琴經常會為自己準備兩個口哨,“因為經常吹壞了,有時遇到高峰期壞了,會很麻煩。”蔡紅琴說。
站在車流中的蔡紅琴猶如指揮著千軍萬馬,她告訴記者,自己很喜歡這份工作,自多年前下崗后,蔡紅琴的家也一度陷入艱難困境,2006年,她獲得了協管員的工作,對她來說,盡管工資低了點,但她卻是很高興能有這樣一份工作。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1-09/08/4487fc92394b0fd299d016.jpg)
協管員出門必備物品之一——警戒帶(南海網記者楊雋瑩攝)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1-09/08/4487fc92394b0fd299ca0e.jpg)
符老工作主要是負責不讓電動車走上機動車道及行人隨意橫穿馬路(南海網記者楊雋瑩攝)
鏡頭二 59歲下崗工發揮余熱 “我只管做好自己的事” 上午11點多,符老在家自己做了飯,他得快點吃完,待會要趕往海秀東路明珠廣場附近值班了,今天自己做飯有點晚了。符老今年59歲了,5年前因為原工廠倒閉,他也下崗了,但他不安于在家養老,于是便走上了交通協管員的崗位,繼續發揮自己的余熱。
“工作有點辛苦,但還干的來。”符老笑著說,他的工作主要是負責不讓電動車走上機動車道及行人隨意橫穿馬路。“你看,離我這里不到10米就是人行天橋,可很多人為了圖方便就要穿馬路,這是很危險的。”符老只能一遍遍不厭其煩的吹著口哨,提醒人們走人行天橋。
鏡頭三 58歲的老班長 陪老伴跳舞是最大的享受 下午5點到6點半,又是一個車流高峰期了,在檢查了各崗位協管員都到位后,負責管理整片海甸路區的交通協管員許書端也站在了自己的崗位上,開始疏導交通。許書端是整個海甸片區協管員的班長,他除了站好自己的崗位外,還得時刻督促隊員。
在工作中,許書端也和別的協管員一樣,會遇到很多不開心的事,被人罵、被人冷嘲熱諷,“無所謂,習慣了,不管在什么崗位上都會遇到一些這樣的事,做自己的事就好了。”許書端說。
每天下午,許書端和隊友們得站崗到7點才能下班,而今天許書端回家的晚了一些,“最近要做崗位調整,很多事要重新安排,待會8點半還得出去,和另外幾位班長商量怎么做。”許書端說,看來,今天不能陪妻子出去散步跳舞了。
許書端今年也58歲了,有一雙兒女,大女兒已經出嫁了,小兒子今年大學畢業也已找到工作了,如今家里就剩他和老伴兩人。許書端每天下班回家后,吃過飯洗個澡,他就會和老伴出門散散步,老伴愛跳舞,幾乎每天晚上會到公園和一眾舞友跳上1個多小時,這時許書端總會陪在身邊,有時候許書端自己也會參與到中間跳一跳。
“這是我一天中最高興的時候,盡管白天工作了一天也會辛苦,但散散步陪老伴跳跳舞反而輕松了。”許書端說。
而與許書端不同,蔡紅琴卻是完全相反,“我每天一回家,吃完飯洗完澡,倒在床上就能睡著。”蔡紅琴說,但是一開始上班,她的精神就好的不得了。“蔡紅琴在工作中真的是投入十分的熱情,可能一回到家,人完全放松,反而就覺得累了。”蔡紅琴的隊友這樣說。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1-09/08/4487fc92394b0fd299c306.jpg)
吹著警告的口哨、熟練的打著指揮手勢的交通協管員(南海網記者楊雋瑩攝)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1-09/08/4487fc92394b0fd299bd62.jpg)
一天要三四次把活動護欄打開或關上(南海網記者楊雋瑩攝)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1-09/08/4487fc92394b0fd299b85a.jpg)
在人行道上擺放近十斤重的警戒墩(南海網記者楊雋瑩攝)
后記:海口300多交通協管員大多是40、50人員 據了解,海口市交通協管員的隊伍是從2006年開始建立的,目前全海口市有300多名交通協管員,這支隊伍是由40歲—50歲左右的下崗人員構成。海口市交警支隊的負責人表示,交通協管員隊伍的建立,也解決了一批下崗人員再就業的問題。
然而,大部門協管員均表示,工資實在是有點低了,據了解,目前交通協管員的工資普遍為680元每月,有購買“五險”,從2006年創建隊伍,5年來工資一直是這樣。市交警支隊有關負責人表示,他們也知道這個情況,但協管員的工資是由海口市財政局統一撥款,一時也沒辦法。
但為了提高交通協管員的待遇,海口市交警支隊也想了一些辦法,如在工作中表現突出的人可被提拔為班長,每月可增長200元工資,在年終時,會評選出20—30個“優秀協管員”、“工作先進協管員”等,除了一些物質上的獎勵外,還有100元的現金獎勵。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