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扶相助雨中真情。(記者 李漢仁攝)
?
路上亂停影響通行。(記者 黃一冰攝)
?
海口網10月13日消息(記者 李晶晶)作為正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的海口市,需要的不僅僅是得天獨厚的旖旎風光,提高市民的文明程度才真正是海口爭創文明城市的意義所在。
再大的風雨總有雨過天晴的一天。讓我們在談論暴風雨中的冷與暖、人與事的同時,用心感受最需要的東西,讓文明走近,讓冷漠遠離。
紅鏡頭:好心小伙幫人不留名
10月5日中午12點,家住美舍小區的呂阿婆從振興農貿市場買完菜欲回家,走到市場前的馬路中間時,強風吹斷了她剛撐起來的雨傘,大雨瞬間澆得她幾乎無法睜眼。呂阿婆有心臟病,不能受驚嚇,當時她突然就覺得胸口憋悶無法喘氣。正在此時,一個小伙子奔過來及時扶住了呂阿婆的胳膊,順勢將一件雨衣為阿婆擋住風雨。“阿婆,我扶你過去!”小伙子穩穩扶著阿婆,并將她送回家中。阿婆的兒子告訴記者,因為當時母親情緒還沒緩過來,一家人忘了問那位好心小伙子的姓名,希望在此通過本報表達對好心人的感激之情。
10月6日,城西轉盤加油站旁,折斷的樹干和落葉將路邊泄洪溝堵得嚴嚴實實,積水已經漫過成年人的大腿,車輛根本無法前行。十幾名互不相識的市民齊心協力,將堵住泄洪溝的樹干拽出來,并冒雨清理溝里的落葉和雜物,使泄洪溝得以正常排水。這一畫面感動了過路的吳先生,讓他至今記憶猶新。
?
黑鏡頭:你要推小車 每輛100元
強臺風襲擊,城市行道樹損失慘重。為盡快恢復城市的正常通行秩序,龍華區出動近3000人,加班加點晝夜奮戰清理堵塞影響交通的道路80條,清運樹枝1500多輛。然而,金花路、金巷路、國貿北路、世貿北路、建設二橫路等路段的一些小區,卻不斷地把院內的樹枝垃圾等往道路上堆,園林工人前腳剛走,身后又是一堆人為造成的垃圾,剛剛疏通好的道路又被堵上了。這讓園林工人們在身體勞累的同時,更“堵心”!
10月5日上午9點,文明東路板橋路口,積水已有1米多深,每當有車輛在此熄火,一些守候在附近的人便一擁而上和車主討價還價,“100塊錢一輛。”當天,在周先生觀察不到1小時時間里,這些人就攬到3宗生意。
大家談:不妨多為他人想想
“在災難來臨時,如果大家都能設身處地多為他人考慮一下,這個社會會越來越和諧!”,海口旅游職業學校老師龐健在暴雨期間感觸最深的就是“飛車族”害人不淺——她騎電動車行至南海大道積水路段時,被一輛疾駛而過的轎車濺起的水擋住視線,驚慌之下險些出了意外。13日上午,龐老師的同事也被一“飛車族”弄了一身泥。龐老師說,海口文化禮儀教育深化至今收效不大,建議文明行為的培養還是著力于從小孩抓起。希望所有市民能有意識地在孩子面前言傳身教,同時也時時注意自己的行為。
金錢會用完 印象卻無價
熱心市民周宗貴一直熱心于觀察海口文明的點點滴滴。10月6日上午,龍華路海醫附院門口,積水漫及膝蓋,兩名交警在此背行動不便的人過馬路,見到有老人、小孩和不敢涉水的人,他們就主動前去幫忙。昨天下午,周宗貴的車搭載著幾個趕集的鄉親在屯昌鄉下一泥濘路上拋了錨,一些素不相識的村民見狀,紛紛主動前來幫忙推車,“當時,我心里說不出的感動和溫暖”,周宗貴覺得,還是好人多。“金錢總有花完的時候,但給人留下的印象卻是無價的!”周宗貴說。
?
相關鏈接
海口紅黑鏡頭:暴風雨中的冷與暖 ?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海口網-海口晚報] [作者:李晶晶] [編輯:陳肖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