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海南頻道7月27日電(記者趙葉蘋)海南省近幾年把中等職業教育列入重點民生項目予以推進,加大投入,中等職業教育取得跨越式發展,職業學校在校生數從2005年的6.8萬人增加到目前的17萬人。
海南省教育廳副廳長潘惠麗說,海南省委、省政府重點支持、重點傾斜、重點發展中等職業教育,自2007年起至“十一五”末期共投入23億元,重點支持海南省工業學校等16個骨干龍頭中等職業學校和16個縣級職教中心基礎設施建設,職教的規模和條件均得到明顯改善。2011年,海南省財政拿出1.2億元支持13個中職建設11萬平方米基礎設施;投入5000萬元重點用于國際旅游島建設密切相關專業的實訓基地建設,職業學校的校內實訓基地條件得到大大改善。
潘惠麗說,作為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的重要戰略,海南不斷提高教師隊伍素質,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生就業能力。由省政府出面,與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每年在天津舉辦專業教師專場會招聘教師,招聘100名具有較強動手能力的高校畢業生;海南省財政出資(每生4萬元)委托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每年培養30名職教教師;通過多種途徑聘用緊缺專業兼職教師;送出全省兩成以上的專業教師赴省外參加專業教師省級培訓。通過連續4年的培訓加引進,海南職教教師隊伍結構明顯改善,教學水平顯著提高。
“海南中等職業教育最大的亮點是職教扶貧。”海南省教育廳廳長胡光輝說,海南農村有數十萬低收入人口,扶貧解困任務艱巨。扶貧不光是給錢給物,更重要、更關鍵的是教給農民脫貧致富的能力,讓他們自己再生脫貧造血的機能。國家全面構建中職學生資助體系后,海南率先推行對中職涉農專業實行免費政策,對品學兼優的學生實行獎學金制度,學生的學習興趣明顯加強。海南9個市縣還對就讀職教中心的學生實行了“四免一補”政策,實現職校就讀免費,今年又擴大免費范圍,將城市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納入免學費范圍。海南還計劃在近兩年內實現全省職校就讀“免費”,保證不讓每一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因貧困而失學。
不斷創新“村官班”“巾幗勵志班”“志堅班”等多種辦學形式,有針對性地設計課程進行有效教學,幫助農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海南通過職業教育為農村培養了一大批實用技能型人才,其中“村官班”每年有1萬多人順利畢業。“巾幗勵志班”主要通過扶貧資金及慈善捐助,幫助農村貧困家庭女生就讀中職學校,幫她們掌握一技之長,提高她們在農村的社會地位。
海南中職學校還不斷加強學生就業創業能力培養。教師素質的提高為職業學校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奠定了基礎,職業學校積極改革教學方式,加強學生德育培養,提高學生動手技能水平,著力培養學生就業和創業能力。既得到了學生家長的肯定,也得到用人單位歡迎。海南的一些知名企業,像海馬汽車、英利集團、紅樹林酒店等,在學生還未畢業就到職業學校預定畢業生。學生們通過在職校的學習,成長為有一技之長的勞動者,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也帶動了家庭脫貧致富。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新華網海南頻道] [作者:趙葉蘋] [編輯:鄭克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