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消息6月13日?? 海南省從2007年開始推行旨在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三年行動計劃”,提出對中等職業教育實行重點支持、重點傾斜、重點發展。海南職業教育由此一改落后面貌,獲得跨越式發展。在辦學規模和教學質量等方面獲得快速提高的同時,海南還探索出富有本地特色、符合職教辦學規律的創新培養模式。近日,記者走訪了省內幾所具有代表性的職教學校,實地感受海南中職教育的變化和特色。
面向需求 有的放矢
海南省許多中職學校在制定教學計劃時緊貼市場需求,對準市場設專業,對準崗位設課程,做到“有的放矢”。在這方面,海南省三亞技工學校的辦學理念給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走進學校酒店實訓大樓一層,記者看到一名學生正在酒吧實訓區練習調制雞尾酒。無論是吧臺的設計,還是擺在操作臺上種類繁多的酒水、飲料,都使人感覺置身于真實的酒吧中。
校長石磊告訴記者,除了酒吧實訓區,學校的酒店實訓大樓還設有標準客房實訓室,房間都按照三亞星級酒店真實客房的布局設計。“學生畢業后要到三亞的酒店工作,我們的課堂設計需要一定的檔次和品位,這樣學生才能盡早適應未來的工作環境。”
作為全國最受歡迎的旅游度假城市之一,三亞市旅游業的飛速發展使行業對掌握相關專業技能的人才的需求量猛增。三亞技工學校緊跟當地經濟發展的變化和趨勢,開設了酒店服務與管理、導游、旅游外語等專業。由于課程設置與市場需求高度貼合,該校畢業生的就業情況非常理想,很多學生在企業實習期間就被預訂一空,可謂供不應求。
校企合作 “無縫對接”
當記者來到位于海口市的海南省機電工程學校參觀汽車實訓中心時,幾名學生正站在汽車鈑金操作臺前進行操作訓練。他們都身著統一的藍色工作服,左前胸的位置上印有“嘉華”兩個字。17歲的韓豪定告訴記者,他們都是學校“嘉華汽車班”一年級的學生,最近正在加緊訓練,準備參加本月22日在天津舉辦的全國技能大賽。
海南在中職教育發展方面注重將學校與企業緊密聯系。許多職教學校與企業進行聯合辦學,企業參與學校教學計劃和內容的制定,學校則爭取企業在學生實習和就業崗位等方面的支持,為企業提供“訂單式”培養。校企做到“無縫對接”,大大提高了畢業生的就業率。
海南省機電工程學校在創新“校企合作”辦學模式上有獨到的經驗。2009年5月,學校與北京嘉華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決定以企業名稱冠名職教班。同年9月,50名在校二年級學生經過嚴格的考試,被選中組成第一屆“嘉華汽車班”。這一批學生現在已全部到嘉華公司進行頂崗實習。
“嘉華汽車班”由學校和公司共管共建。教學課程按照雙方共同編寫的教材進行,教學內容緊跟公司的生產實際情況,及時進行調整。學生畢業后由公司擇優錄取。這種以企業名稱冠名職教班的模式是一項創舉,它為企業定向培養了高級技能型人才。企業通過參與辦學,對學生進行企業文化教育,使其在就學期間就對企業產生歸屬感和認同感,提升了未來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
關注熱點 服務社會
海南省中職教育關注社會熱點,創新辦學模式,形成了鮮明的特色。位于海口市的海南省經濟技術學校創辦的“扶貧巾幗勵志中專班”(簡稱“巾幗勵志班”)是一個典型代表。
18歲的胡小芳來自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六弓鄉,是“巾幗勵志班”2009級的學生。記者見到她時,這位漂亮的黎族姑娘正在學校教學樓的實訓大廳里展示中式茶藝。
胡小芳告訴記者,她原本已經考上高中,但因家里無力支付學費而沒有繼續讀書。后來,她看到當地婦聯在宣傳招生,就報了名,并順利拿到入學指標,幸運地成為當年鄉里唯一一個進入“巾幗勵志班”的女孩。
據了解,海南當地60%左右的農村貧困家庭不愿讓初中畢業的女孩繼續上學。一部分女孩留在農村,早戀、早婚、早育現象普遍,另一部分女孩外出打工,但由于沒有專業技能,只能從事待遇微薄、簡單繁重的體力工作。為幫助這個群體提高綜合素質和職業技能,海南省經濟技術學校聯合省婦聯創辦“巾幗勵志班”,招收農村絕對貧困家庭女孩、城市低保戶女孩、農村二女結扎戶女孩和扶貧移民學校初中女畢業生。
學校免除了貧困家庭學生的學費、住宿費,并提供生活補助。寒暑假里,學校還為學生創造勤工儉學的機會。胡小芳曾在三亞紅樹林酒店實習,每個月能拿到600元工資。“我們學校的學生都表現很好,酒店的領導很喜歡我們,希望我們畢業后可以過去工作。”
“巾幗勵志班”的創辦體現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意識,貧困家庭女孩得以免費接受職業教育,掌握一技之長,實現體面就業。據了解,海南省經濟技術學校制定了“巾幗勵志班”十年規劃,即從2009年起,用10年時間培養1萬名掌握技術技能、品德優良的好女孩,培養1萬名掌握家政知識、善于持家的未來好母親,興旺1萬個好家庭。
?
相關鏈接:
海南招千名建筑類中職生 憑畢業證可免試入學
海南三亞技工學校等3所中職學校入選教改示范校
海南涉農專業中職生100%就業 薪水1500元左右
海南大力發展職業教育 全省中職院校在校生15萬
海南投入2528萬元推進中職學校基礎能力建設
?
?
?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新華網海南頻道] [作者:何夢舒] [編輯:鄭克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