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0月25日消息? 10月24日上午召開的海南省海口市委常委(擴大)會議吹響令人振奮的“進軍號角”:“十二五”末海口文化產業增加值要占全市GDP的比重達5%以上,占全省文化產業增加值的比重達60%以上,將在原有五大文化品牌的基礎上,再打造新的五大文化品牌,形成獨具海口文化特色,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十大文化品牌,把海口建成國際旅游島“文化高地”。
“十一五”以來,海口始終堅持“城市以文化論輸贏”理念,在文化建設上取得了顯著成效,已形成了五個在全國叫得響的、可圈可點的文化產業品牌:以海航為代表的航空服務,以椰樹、椰島為代表的飲料、保健酒,以天涯社區、凱迪網絡為代表的新傳媒,以觀瀾湖高爾夫、帆船帆板基地為代表的戶外有氧運動,以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為代表的智庫品牌。
會議要求,“十二五”期間,海口要在原有五大文化品牌的基礎上,全力打造新的五大文化品牌:以騎樓建筑歷史文化街區為代表的南洋風格特色文化,五公祠、海瑞墓為代表的貶官和移民文化,瓊劇為代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海南國際創意港、長影海南世紀影城為代表的創意文化,萬春會、冼夫人文化節為代表的民俗文化,由此形成獨具海口文化特色,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十大文化品牌。力爭“十二五”末全市文化產業增加值要占全市GDP的比重達5%以上,占全省文化產業增加值的比重達60%以上。
就如何貫徹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推動海口文化改革發展、建設全省文化高地,省委常委、海口市委書記陳辭提出六點要求:
一是盡快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為市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產品。重點放在加大投入上,加快城鄉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現有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和城鄉各項文化設施的服務功能與服務水平,通過對公益性文化事業的投入,爭取為市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務產品,形成較完善完備的、與國際旅游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二是加強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打造具有海口特色的文化產品。通過推動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加速對旅游要素的國際化改造,使之成為吸引人到海口旅游的亮點。
三是促進文化體制改革深化,讓體制改革達到整合盤活資源、放大社會效益的目的。
四是積極培養引進文化人才,在對待人才問題上,要有更務實更靈活更開放的辦法,對一些大師級人才和領軍人物,采取“不求所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態度,調動他們參與海口發展的主動性、積極性,以適應建設國際旅游島中心城市的需要。
五是全力提升城市文明素質。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等各項文明創建活動為載體,積極培育“開放、包容、創新、爭先”的海口精神。
六是出臺扶持文化發展措施。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柏彬] [編輯:李昕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