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一次黨代會召開以來,海口城市建設捷報頻傳,從海口繞城公路的動工實施到通行,從玉沙村的拆遷到居民搬進了漂亮的樓房……五年來,那一處處精雕細刻大手筆的城市建設,恰似一幅幅如歌如詩的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
市十一次黨代會召開以來,海口城市建設捷報頻傳,從海口繞城公路的動工實施到通行,從玉沙村的拆遷到居民搬進了漂亮的樓房……五年來,那一處處精雕細刻大手筆的城市建設,恰似一幅幅如歌如詩的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
畫卷1 城市主干道骨架基本形成
12月4日零時開始,經過6小時的架設,龍昆南面前坡天橋主體構架已全部吊裝好,天橋雛形顯現;10月23日,海口僑中路隧道也已正式貫通,年底竣工通車;目前,海口“5路4橋”建設工程正有序推進。道路,是一個城市發展的骨架,5年來,海口加大城市路網建設力度,改造建設城市主干道,新增城市道路100多公里,市區外“六縱一橫”和市區內“八縱五橫”的主干道骨架基本形成。
“海口的路真的越來越寬了,也越來越方便了,特別是繞城公路,讓我回家的路縮短了!”這是家住在龍昆南路龍昆雅居的方露女士的一番感慨。這些變化來自于城市路網的建設和不斷延伸。
這些變化來自于城市路網的建設和不斷延伸。近幾年來海口市建成了鳳翔路、濱江西路、丘海大道、國興大道、海甸六東路、椰海大道等道路,及金貿片區、長秀片區、城西片區、長流片區等路網。在加快建設新路,延伸路網過程中,海口還不斷改造舊路,打通斷頭路,實現市內路網“無縫鏈接”,讓城市路網功能更加健全。隨著濱海西路二期、世貿東路、僑中路、高登東路、文明東路、和平南路、中山南路延長線的建設,再加上繞城高速公路、丘海大道、濱江路等主干道的延伸,如今,海口城市路網,密集分布,縱橫交錯。近5年來,海口市城區道路建設投入超過75億元,路網累計通車里程超過100公里,構建了“八縱六橫”的城市主干路網和“一橫六縱”的對外交通公路體系,拉開了城市骨架,構建了“大海口”的城市發展空間布局。
畫卷二 舊城改造改善百姓生活質量
狹窄的巷道變成了寬敞的街道,低矮的屋棚變成了林立的高樓,惡臭的垃圾堆變成了碧綠的草坪……舊城改造,讓海口舊貌換新顏!如今,玉沙村、海甸溪北岸、朱云路片區等舊改,不僅讓舊城變成新城,同時也使市民住進了新房,城市空間拓寬,生活質量提升。
市十一次黨代會召開以來,是海口歷史上舊城改造動作最大的時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特別是在各區的精心組織實施下,我市積極探索城中村改造新思路,創新工作機制,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以人為本、讓利于民”的基本原則,舊城改造取得了重大突破,完成了玉沙村、海甸溪北岸、長堤路、部分直管公房危房改造及廉租房建設任務,全面啟動了鎮海村、朱云路、濱江新城起步區改造項目。改造土地總面積3042畝,安置總人口約56882人,共拆除各類建筑物和構筑物165萬平方米,建設安置房143萬平方米,完善了改造區的市政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設施。就僅僅2008至2009年,海口市舊改工作在這短短兩年時間里取得了比過去10多年還大的成績。
?
?
畫卷三 “五大工程”使城市干凈整潔
居住在海甸島三東路京海花園的韓大伯來自廣西南寧,2006年退休后和老伴到海口與女兒一起生活。那時,每天與老伴到三西路的農貿市場買菜,很多次他只陪老伴到市場門口,就不進去了。因為市場里污水橫流、垃圾滿地,每次進去出來,不是皮鞋臟了、就是庫角濕,總是小心翼翼地,生怕一不小心踩到滿腳污水。到2009年末,有一次他自己到市場買菜。這次他感覺不一樣了,垃圾看不見了、污水也不橫流了,攤位整齊了,地面干凈了!
為進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快推進 “宜居、宜業、宜學、宜游”品位之城和最精最美省會城市建設,自2009年6月23日開始,我市率先在全省啟動以“清潔、整潔、規泊、安靜、打違”為主要內容的城市環境綜合整治“五大工程”。
自“五大工程”啟動至今,共清理衛生死角14374處,清洗亂張貼154萬多張;查扣違法泥頭車1763輛,查處機動車亂停放11.4萬宗,查處機動車違法行為13.7萬輛(次)、交通違法行為25萬余人次,拘留違法機動車駕駛員985人;處理12465宗噪音投訴,查處率達100%;拆除違法建筑1427宗142.2萬平米,查處違法開挖道路案件186宗。通過清理占道經營,規范車輛停放與交通秩序,治理噪聲污染,遏制違法建筑,城市面貌“臟亂差”的問題得到明顯改善。現在,市區面貌越來越整潔、越來越靚麗了。
畫卷四 “綠色長廊”提升市民休閑品位
或在波瀾壯闊的大海邊,或在郁郁蔥蔥的雨林中,騎著自行車,在海口的慢行道上穿行,讓笑意寫在臉上,聽著海浪拍打沙灘的聲音,呼吸著海邊的清新空氣,任思緒在晚風中飛揚,多少落寞惆悵,都隨晚風飄散,遺忘在慢行道上。
海口綠色慢行休閑系統的規劃建設,是海口市委、市政府為加快推進國際旅游島建設,打造“宜居、宜業、宜學、宜游”最精最美省會城市的創新措,也是改善民生、提高市民生活品質的具體行動。2010年8月份,省委常委、海口市委書記陳辭在書記辦公會議上提出建設綠色慢行后,海口市有關部門經過半年的努力,基本建成了一期100公里的綠色慢行休閑系統。目前,海口是我國首個將全市納入綠道慢行系統規劃的省會城市,也是我國首個將綠道慢行系統進行專項規劃的城市。海口市計劃通過3年至5年的努力,把濱海西路、海口灣、濱江西路三段串接起來,打造出具有海口特色的“綠色長廊”。
?
?? 海口道路設施建設加快 對外通道非常便利
?? 道路景觀不亞于歐美國家
?
又訊(見習記者陳敬儒)自海口市第十一次黨代會以來,5年間,海口市城市基礎設施改善,城市功能增強,市容市貌煥然一新,空氣質量和環境狀況連續多年保持全國第一,人居環境堪稱國內一流。對于這些,海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城市建設處處長、高級工程師陳永富認為,這一切主要得益于海口市委的科學決策,開拓創新,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目標,推出了一系列創新舉措積極,應對經濟發展變化,取得了驕人的成就。
????對于海口的城市建設,陳永富贊揚了不少,也提出了不少建議。他覺得,近幾年來,海口的城市建設確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城市重點基礎設施增加幾大工程,污水處理廠、白水塘垃圾中轉站、顏春嶺垃圾廠紛紛加大建設。城市生態環境優美,白沙門公園、濱江帶狀公園,提升了城市環境質量。道路設施建設加快,對外通道非常便利,特別是多條道路的景觀效果,真的不亞于一些歐美國家的。陳永富說,值得非常表揚的,是海口市在全省率先實現城市管理數字化,極大地提高了城市管理效率。從2009年開展的“五大工程”,建立了常態化環境保潔機制。治理臟、亂、差實現了靜態配套完善設施、動態實現規范化、常態化管理,其實質是提高城市化質量。這5年來,海口的城市建設值得可圈可點的地方確實太多了!海口,已從一座濱海小城變成了美麗的南海明珠!
城市規劃是城市建設的重要依據,是城市管理的龍頭和城市發展的藍圖。抓住了城市規劃,也就是抓住了城市建設和管理的關鍵。陳永富建議,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海口在城市發展中,必須解決好兩大問題:交通堵塞和排水系統。提高城市建設標準,采取有效的措施,從根本上解決一些綜合性問題。
?
這條路通何處 那條路叫啥名
新變化讓“老海口”成了“海口盲”
又訊(見習記者陳成儒)8日中午,居住在海南省人民醫院玉蘭花園的陳龍郁要到美蘭機場接一位老同學,因為南海大道正在修路,他想了半天,是走南海大道,還是從海秀路再走海府路呢?
“爸爸,你可以走椰海大道,這條路上車不多,并且很近。”這時,陳龍郁的女兒跟他說。
陳龍郁已經幾年不到機場了,雖然他從大學畢業后在海口工作生活已有20年的時間了,但他不知道椰海大道在哪里。在他的現象中,他開車到機場的兩次都是走南海大道,然后經過鳳翔路,再到瓊州大道,到機場大概一個小時。
在女兒的陪伴下,陳龍郁開車走了一回椰海大道。這一次,陳龍郁從家里出來到機場,他們只用35分鐘。到機場后,陳龍郁顯得很高興。他跟女兒說,真的太方便了!陳龍郁女兒告訴他,他們從這條路上不但去機場方便,回老家臨高也很方便。現在,他們回臨高,不再需要走南海大道到澄邁的老城才上西線高速公路了,而是可以走椰海大道直接上海口繞城高速,就可一踩油門回到家。
這幾年來,海口的城市面貌可以說是煥然一新,不但路多了,而且也變干凈了。5年來,海口市城區道路建設投入超過75億元,路網累計通車里程超過100公里,構建了“八縱六橫”的城市主干路網和“一橫六縱”的對外交通公路體系,拉開了城市骨架,構建了“大海口”的城市發展空間布局。
“移步皆是景、舉目滿眼春”,登高遠眺,環顧今日海口城區,那筆直寬闊、明凈美麗的通衢大道,像一條條絢麗的絲帶;那鱗次櫛比的幢幢建筑,拔地而起,錯落有致……這是一幅無比秀美的畫卷,恰似寫在風景里的詩篇。近年來,海口已先后榮獲“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獎”等國家級榮譽,并進入“中國綜合實力100強城市”行列。
作為土生土長的海口人,今年已經75歲劉名貴老人,可以稱是真正的“老海口”。就是這樣一位老海口,如今面對海口的新變化,竟自稱變成了一位海口盲。劉老說,他很熟悉的玉沙村已不存在了,海甸一廟、二廟、三廟也都被改造了,綠色慢行道、濱江西路、繞城高速、丘海大道延長線、海新大橋……對他來說,都變得這么陌生。他覺得,關鍵是海口越來越大,新開辟的道路太多了。最近,劉老的孫子帶他到海口西海岸轉了轉,走了一回綠色慢行道,這回讓劉老真正感受到了海口的現代化城市氣息。
和劉老一樣,家住在海甸島五東路李樹岷大伯明顯地感覺到,現在海口的道路延伸長了,斷頭路逐漸減少了,城市變得干凈了,生活變好了。特別是白沙門公園,讓他的老年生活增加了不少樂趣。
?
?
?
?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