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五年,椰城巨變。2005年,海口工業尚在摸索中發展,新型工業概念更多是出現在研究者視野中;高爾夫和游艇產業只是舶來品;光伏產業、文化創意產業、生態循環農業等只是偶爾在百姓的腦海中閃現。
?
“十一五”的收官之年,經歷了經濟危機的海口工業彎道超車,實現了華麗轉身。以光伏制造業為主的新型工業園區雛形顯現;以高爾夫和游艇論壇為起點的游艇制造業萌發生機;以文化創意產業為平臺的現代服務業逐步走進百姓視野;以生態循環農業為基礎的新型農業模式蓬勃發展;以海港、空港為優勢的現代物流業向春天邁步前行。
?
五年間,海口依托本地資源優勢,堅持不污染環境、不破壞資源、不搞低水平重復建設的理念,完成了一次次與國際國內行業、產業巨頭的完美對接。
?
大項目落戶
新興產業異軍突起
?
金融危機過后 ,面對國內乃至全球產業的重新布局,海口開始審慎布局,謀劃新的產業圖譜。
?
2010年9月28日,海南國際創意港項目落戶海口,簽約當天,首批20家頂級創意企業簽約入駐。
?
早在2008年之前,光伏產業在世界工業陣腳中異軍突起時,作為國內排名第二、全球排名第三的光伏生產企業的英利集團便把觸角轉到了國內市場。經過多方考慮,英利選擇了海南,2009年7月,英利落戶海口。
?
數據顯示,“十一五”期間,海口綜合保稅區引進和培育了海馬汽車、韓國三星光電子、中和藥業等一批知名中外企業,其中工業企業116家。海口高新區培育發展了制藥、汽車制造、新能源產業等三大產業集群,形成一批具有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的龍頭企業,僅2007年以來,就引進項目41個。
?
中心城市輻射效應增強
?
2010年8月23日,坐落澄邁老城開發區的海南中航特玻材料有限公司與海南英利簽約,中航特玻追加5到7億元,在原先4條生產線的基礎上,再建設4條超白壓花玻璃生產線,滿足海南英利需求。
?
英利和中航特玻的合作不是個例,2006年8月,海口港二期深水泊位起步工程動工,新建兩個3萬噸級集裝箱泊位及港口配套設施,2009年11月,海口港二期工程試投產。
?
工業和現代物流業的不斷發展,為海口產業發展奠定了基礎,也帶動了周邊相關配套產業的長足發展。但海口絕不僅僅滿足于此,堅持不污染環境、不破壞資源、不搞低水平重復建設;堅持大企業進入、大項目帶動、高科技支撐,同時兼顧中心城市的輻射效應才是產業發展的最終目標。
?
靈獅公司董事長向帥兵曾直言,創意產業自身沒有多少產值和稅收,但其帶來的下游產值和稅收卻不可估量。可見,海口在引進企業落戶時,不僅為企業考慮與之產品上下游配套的問題,同時也考慮了整個海南產業發展的這盤大棋。
?
海口向世界發出邀請
?
2008年12月22日,海口綜合保稅區經國務院批準設立,是繼國務院批準設立洋浦保稅港區后,海南又一個由海關監管的開放層次最高、優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齊全、手續最便捷的特殊經濟區域。
?
“十一五”期間,海口綜合保稅區形成了生物制藥、汽車制造、電子信息、機電加工等四大產業,在封關時間內投資總額達63.8億元,投資強度達41.78億元/平方公里。
?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1-12/19/516e42dd41f7019eaa4f38b0007345e6.jpg)
?
高新區的三個園區更是利用有限的空間積極拓展,藥谷工業園已完成基礎設施建設3.29平方公里,海馬工業園完成基礎設施建設面積0.78平方公里,獅子嶺工業園完成基礎設施建設面積1.9平方公里。
?
目前,海口向世界行業產業龍頭企業發出邀請,“十二五”海口準備好向新能源、新材料、航天航海技術、生物技術、信息通訊技術等綠色、低碳戰略性新興產業邁步。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海口晚報] [作者:] [編輯:陳肖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