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是全國學雷鋒日,也是“中國青年志愿者服務日”,當日上午,市文明辦、團市委、交巡警支隊組織全市的800多名青年志愿者走上街頭,協助維持交通秩序,勸導不文明行為,開展“文明交通”志愿者集中服務行動。
800名志愿者遍及全城
當日上午9時許,記者在古彭大廈門前看到,來自徐州師范大學等院校的數十名青年志愿者身披紅色綬帶,胸前佩戴“江蘇文明交通”標志,正在接受泉山交巡警大隊一中隊民警的崗前培訓。培訓民警向志愿者們闡述了此次勸導活動的目的和意義,號召和動員大家從自身做起、從細節做起,積極踐行文明交通,自覺告別交通陋習,模范遵守交通法規,爭做徐州文明市民,同時提醒大家協助民警執勤時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隨后,在交巡民警的帶領下,青年志愿者每組5個人前往各個方向的慢車道路口,與民警和交通協管員一起,對過往行人和非機動車的不文明交通行為進行勸導。紅燈亮時,他們馬上提醒騎車和行走的市民不要闖紅燈,對于一些越線行駛到快車道上的騎車人,交通志愿者則耐心勸說他們為了自己的安全,請繞到非機動車道內騎行。
當日上午10時許,在復興路與淮海路交叉路口,青年交通志愿者按照執勤民警的分配,站在各自的路口,指揮行人和非機動車有序通行。每當有市民欲闖信號燈時,交通志愿者都會馬上予以糾正,并適時對其進行交通安全知識的教育。
據了解,當日全市共有800多名青年志愿者走上街頭,在市區的百余個交通路口協助交巡警對市民隨意橫穿馬路、亂闖紅燈等不文明行為進行勸阻,引導市民文明騎車、文明走路。而交巡警部門也在市區繁華地段、商業鬧市區、車站、主要交通路口通過交通安全車、電子屏幕循環播放交通安全片提醒市民禮讓出行。
“停”字貼后背警示市民
11時許,在沃爾瑪廣場門前路口,記者看到青年志愿者們不但身披綬帶,提醒大家注意交通安全,還別出心裁地在每個人的后背上貼了一個很醒目的“停”字。每當紅燈亮時,青年志愿者就手拉著手,背對著后面騎車的市民,提醒大家“紅燈停”,而當綠燈放行的時候,大家又分別站在兩邊,讓行人有序通過。
交巡警支隊相關負責人表示,這種新穎的交通勸導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普通交通參與者對交通勸導活動的注意力,調動他們自覺抵制不文明交通行為的積極性,使他們更加懂得珍愛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而在今后的工作中,交巡警宣傳部門也將積極探討如何更為有效的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活動,進一步增強市民的文明交通意識,進一步增強交通安全宣傳教育的公眾參與性,努力營造安全暢通、文明和諧的城市道路交通環境。
80歲老人也是“青年志愿者”
在這些“志愿者”當中,有一位特殊的志愿者,他就是80歲高齡的竇新華老人,“雖然我年齡大了,但是我的心是年輕的。我要用自己的行動,勸導市民文明出行。”跟青年志愿者一樣,竇老戴上紅袖章,披上紅綬帶,站在路口,認真協助指揮交通、發放宣傳單,竇老說,交巡警支隊早在2003年就將和他一樣喜歡公益活動的退休老人組織起來組建了“老年騎游隊”,常年開展交通文明勸導活動。
據了解,我市交巡警部門多年來一直在擴大文明交通志愿者隊伍,通過聘請媒體從業人員、教師、出租車司機、郵遞員等與群眾接觸較多的工作人員為義務宣傳員,吸納更多的群眾投身文明交通事業,并進一步規范文明交通勸導活動組織,加強對文明交通志愿者的培訓和管理,落實文明交通勸導活動的規范化、常態化。“這樣,一方面拉近了普通交通參與者與交通管理者之間的距離,增進了相互間的理解和支持,同時,通過勸導活動的親身感受,可以激發廣大市民志愿者們參與城市交通管理工作的熱情,調動他們自覺抵制不文明交通行為的積極性,使他們更加懂得珍愛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并積極地、主動地引導周圍的人文明交通。”交巡警部門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徐州文明網] [作者:] [編輯:陳思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