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 3日,又是一個周末,鳳翔縣的陳磊開著私家車帶家人到市區來看電影。這幾乎是每個周末雷打不動的事情,可在一年前,他即使有這樣的想法也難以實現,原因很簡單——市區堵車太厲害了,而且很難找到停車的地方。
如今,即使在周末人流車流的高峰期,堵車現象也出現得少了。
在市區文化路十字路口執勤的渭濱交警大隊經二路中隊協警劉光輝告訴記者,這一變化和駕駛員文明駕駛、行人遵守交規、市區交通設施好轉都密不可分,這些都是創文帶來的喜人變化。
車多、人多導致交通擁堵,是所有城市發展過程中都會患的城市病。如何讓市民順暢出行、平安出行,成為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急需解決的問題。我市交警部門從倡導文明出行和嚴管重罰各類交通違法行為入手,開展了聲勢浩大的“文明交通行動計劃”,規范市民交通行為,提高市民文明素質。
打鐵先要自身硬。要讓市民主動改掉自身的不文明行為,廣大交警首先要樹立良好的執法形象。市交警部門負責人介紹,創文工作一開始,他們就將 90%以上的警力放在街面上,并廣泛推行“勤觀察、勤走動、勤指揮、勤疏導”的四勤工作法,用一雙手、兩條腿,保證做到在第一時間大小事故有人管;勤動一張嘴,多說文明話,溫情執法,讓受罰者心服口服;改善硬件設施,斥資重畫市區主干道路上的標志標線,將市區所有地下停車場向社會開放,并增設停車場、停車位,解決停車難問題。同時,進企業、進校園、進社區,堅持每月開展不同主題的文明交通宣傳日活動,利用報紙、廣播、電視、展板等形式廣泛宣傳,號召廣大市民遵章守規文明出行,先后動員志愿者數千人次勸導行人、車輛遵章守紀。
好的文明素養單靠“苦口婆心”難以養成,嚴管重罰才是“速效藥”。市交警部門針對車輛亂停亂放、違章行駛及行人闖紅燈等不文明的交通“頑疾”,持續開展集中整治活動,先后開展以出租車、摩托車、客運車輛和公交車、行人等為對象和主題的專項整治周。同時,還開展了整治騎乘摩托車不戴安全頭盔、酒后駕駛等多種專項行動。為嚴格執法,避免人情干擾,交警部門還在四區交警中開展異地執法活動,一律采取上限處理交通違法行為,并及時錄入交通違法信息管理系統,對達到拘留條件的一律予以拘留。對行人闖紅燈等不文明行為,則在新聞媒體上進行曝光。
市交警支隊負責人告訴記者,經過一年多的創文活動,寶雞的交通秩序整治成效顯著,交通事故數量同比下降兩成,市區主干道機動車守法率達到 98%以上,行人和非機動車守法率達到 85%以上,市區交通順暢,不文明交通行為大幅減少,“文明交通、安全出行”的觀念深入人心。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寶雞日報] [作者:王兵] [編輯:陳思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