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3月8日消息??2012年全國“兩會”正在進行中,多重議題成為各界關注焦點。今年,維護海洋、海島權益成為代表委員們熱議焦點,其中南海、釣魚島等成為關鍵詞。
關鍵詞:南海
——設立南海特別行政區宣示主權
當前,南海局勢復雜嚴峻,夾雜有領土爭端、資源開發、共同安全、權力角逐等多重矛盾。而美國軍事重心東移更是為這一地區安全形勢增加了不確定性。
中國政府一貫主張通過雙邊友好協商解決與有關國家之間的分歧,反對外部勢力的介入。在6日的記者會上,中國外長楊潔篪再次強調,南海問題爭議應由直接當事國談判解決。
全國政協委員、軍事科學學會副秘書長羅援少將對此建議,應通過行政、法律、軍事、經濟、輿論五個方面的“存在”來凸顯主權。其中,在南海地區設立特別行政區的建議頗受關注。
羅援并提出,應同時在東沙、西沙、南沙設縣,任命行政官員,而全國人大代表或者全國政協委員要到南海巡視,這能體現我們的行政管轄權。
——組建國家海岸警備隊加強執法
鑒于中國目前在東海、南海與部分周邊國家存在海洋領土爭端,要更好地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強化執法力量不可或缺。羅援據此建議,應整合海上執法維權力量,組建國家海岸警備隊。
羅援表示,中國海上執法和搜救力量分別隸屬于多個部門和各級政府,存在職責重復、職責分散、設備重復購置以及人員隊伍重復建設等諸多問題。如果能夠統一管理組建國家海岸警備隊,則可改變“九龍治海”現狀,整合戰略資源,形成拳頭力量。
羅援說,組建國家海岸警備隊將使中國在領海的執法維權斗爭中有更大回旋余地和有為空間,同時也與國際接軌。
他并將國家海岸警備隊的職責定義為:保衛國家的內海水域、領海、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及其海洋生物資源,并對海洋生物資源保護領域的活動實施國家監督和保護。
——成立國家海洋委員會加強領導
全國政協常委、原中共福建省委書記陳明義日前接受媒體采訪時建議,中央成立國家海洋委員會,“像發展航天事業那樣”加強對實施海洋戰略的領導。
他指出,海洋問題不是單純的經濟問題,而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最重要的是進一步加強國家對海洋工作的領導。
陳明義所建議成立的國家海洋委員會,是“由黨中央國務院的主要領導任組長,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的分管領導分工抓,由經濟、軍事、外交、科技、執法等相關部門的領導參加委員會”,具體的執行機構應是一個正部級的國家海洋部。而目前,國家海洋局是國土資源部下的二級部。
他建議,應在“十二五”規劃的基礎上制定中國到2020年建設海洋強國的中長期規劃。其下可制定“維護300萬平方公里海洋權益和加快海疆開發”、“集中力量發展海洋高科技深入探測大洋和極地”、“加快海軍現代化建設保衛海疆、維護海洋運輸安全和海洋開發安全”、“積極參與國際海洋法規制定”等具體規劃。
關鍵詞:釣魚島
——命名完成后應及時保衛
釣魚島主權爭端是中日關系中存在的一大敏感問題。日本內閣綜合海洋政策本部3月2日公布了39個無人島名稱,其中包括釣魚島附屬島嶼。中國外交部對此回應稱,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固有領土,中方堅決反對日方對釣魚島附屬島嶼命名。
隨后,國家海洋局、民政部公布了釣魚島及其部分附屬島嶼的標準名稱。全國人大代表、國家海洋局局長劉賜貴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強調,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中國對此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對海島的調查和標準化命名是國家海洋局的職責和正常工作。
中國政府部門的這一做法獲得輿論的廣泛支持和肯定。全國政協委員高春芳同時提出,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標準名稱確定后,國家應加快在海洋權益方面的立法力度,對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保衛工作也應及時跟進。
——央視天氣預報增加釣魚島
國家海洋局3日公布中國釣魚島及其部分附屬島嶼標準名稱引發各界高度關注。全國政協委員左宗申隨后建議央視一套天氣預報中增加釣魚島,以宣示主權。
左宗申說,釣魚諸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在中央電視臺一套的新聞聯播之后的天氣預報中,增加釣魚島一地,就是讓全世界的人們明白,釣魚島,中國擁有絕對的主權,釣魚島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隨后,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作出積極回應,他表示,中國氣象部門預報釣魚島天氣,完全不存在技術障礙。從氣象服務層面上講,中國氣象部門也有必要發布釣魚島及周邊海域的天氣預報。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作者:] [編輯:謝軍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