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2-03/26/4487fc9121fb10da2a4e1a.JPG)
?
而在長沙的演出除了海南特色竹竿舞外,還增加了一些當地文化的元素,如湖南民歌,湖南花鼓戲(即湘戲)等,使得現場的互動性進一步加強。有“非洲策神”之稱來自貝寧的演員毛呂克一出場,就掀起了整場演出互動的高潮。把長沙當成第二故鄉的毛呂克,不管是一口地道的長沙方言還是爆笑的小段子都讓現場觀眾忍俊不禁,而他和現場女觀眾合作的湖南花鼓戲《劉海砍樵》更是應情應景,贏得了滿堂喝彩,還有來自美國的安吉拉用長沙話與觀眾套近乎,一句“長沙臭豆腐好好恰(吃)!”,引起了現場觀眾和演員的哄堂大笑。
廣州是此次巡演的最后一站,演員們乘坐巡演花車亮相廣州站,將一股濃厚的海南氣息把廣州攪動得熱浪滾滾。由安吉拉和費思敦這對黑白組合帶給了大家一首《Baby》,觀眾對這位來自大洋彼岸的漂亮天使給予了極高的熱情,一曲終了,聚過來的觀眾給予最熱烈的掌聲,爭著和安吉拉合影留念。“非洲策神”毛呂克的脫口秀依然“笑”果連連,與一位女大學生一起演繹湖北民歌《龍船調》、通俗歌曲《小薇》,他們一個搖紙扇,一個身穿旗袍,又唱又跳,演出現場其樂融融,互動高潮達到最頂峰。
今年初春雨水頻繁,老天爺又狠心“變臉”,“電影公社?海口金島音樂節”全國巡演趕上了一段綿長的雨水期,這給巡演帶來了諸多的困難。盡管如此,綿綿細雨仍然澆不滅觀眾的熱情,巡演隊伍在長沙廣州等地加場演出,演出現場熱烈而歡快,沿途市民熱切地感受到了來自海南國際旅游島的熱情邀約。
海南文化“走出去” 全國游客“歸來南”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和永遠延續的記憶。“電影公社?海口金島音樂節”,已不再是一個單純的音樂活動,而是以“音樂”為由,以“文化”為媒,既放眼高端(主場演出),又走進基層群眾(全國巡演),讓海南本土特色文化“走出去”,把島外優質文化“請進來”,更把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游客“引進來“,這既是音樂節模式的一大創新,也是大型文化活動互動的一大成功實踐。
“電影公社?海口金島音樂節”的全國巡演,不僅僅是針對沿途繁華城市的音樂演出,還是一次海南本土特色文化的全國展示。濃縮成海南熱帶度假旅游元素的“風情大花車”,演繹海南原住民竹竿舞、獨具特色的草裙舞,還有遠道而來的外國友人載歌載舞,既展現了海南獨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和民族風情,還帶來了全世界熱帶風情別具一格的文化展示。
電影公社?海口金島音樂節推出海南方言版活動口號——“歸來南”。“歸來南”不僅是海南話“過來玩”的意思,也能音譯成英文“Great Island”(偉大的島嶼),同時還是對“心歸海之南”寓意的提煉。目前有關拯救方言的呼聲很多,方言不僅僅是一種語言,更表達了一種文化,音樂節組委會通過對海南本土特色方言的創意提煉,以“歸來南”這個新鮮、創意的口號對觀眾發出邀請的同時,讓全國人民記住了海南本土的文化。
?
?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2-03/26/4487fc9121fb10da2a5320.jpg)
?
? 每次演出活動中,觀眾反響最為熱烈的當屬海南特色的竹竿舞,身著艷麗服飾的海南姑娘隨著音樂的節奏在竹竿陣里上下翻飛,輕盈靈巧,讓觀眾都羨慕不已,紛紛上臺一試身手。對大多數觀眾來說,竹竿舞只在電視上見過,能親身參與其中是一種難得的體驗,體驗雖然時間有限,卻讓臺上臺下笑聲一片,拉近了演員與觀眾的距離,也親近了他們與海南的感情,讓海南之旅成為一種向往。
?
? “電影公社?海口金島音樂節“首創的全國巡演向全國游客發出的熱情邀約。從北向南的音樂萬里行,必將吸引很多樂迷前來盡享別有創意的電影公社?海口金島音樂節,同時還會帶動更多的游客到海南旅游,感受熱帶濱海度假城市的旖旎風光,領略海島人民獨有的熱情和歡快。分析認為:海口金島音樂節前后可以為海南省帶來30萬的游客、30億的旅游收入。從短期內看,眾多全國各地的樂迷和游客的到來,將為海南帶來可觀的消費經濟;從長遠看,把電影公社?海口金島音樂節打造成文化品牌,將長期帶動海南旅游業的發展,這在世界很多旅游城市已得到應驗。
?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