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醫院的醫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學醫,因為覺得這個職業太難做了,太危險了。所以我呼吁,社會要想解決醫患雙方的問題,除了醫院要教育自己的醫生遵守職業道德以外,也希望廣大的社會來理解醫生。
????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中心將于3月13日(星期二)上午10:00在梅地亞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王正榮、魏麗惠、王靜成、沈進進、馬文芳等五位衛生領域代表將就“發揮醫務人員醫改主力軍作用”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魏麗惠(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婦產科主任、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大學婦產科系名譽主任):
????關于醫生和患者之間的矛盾問題,不是我們國家,任何一個地方都存在醫患的矛盾問題。剛才王廳長已經就醫患矛盾做了四方面的分析,我非常贊成他的分析。我覺得在這里面,首先我還是要呼吁,大家不要認為醫生是萬能的,因為在醫學領域,未知數太多了,盡管我們現在有臨床路徑,有醫療常規,而且我們要求醫生都是按醫療臨床路徑和醫療常規去處理日常的醫療問題,但是仍然有大量的未知領域需要我們去探索。
????所以我一直在講,對于這樣一個醫學的科學問題,大家要有一個科學的認識,不能希望百分之百都是治愈的,肯定在中間會有一些治療不當,包括我們現在實施的臨床路徑、醫療常規,應該說是從數百年現代醫學里得到血的教訓制定出來的,才使我們臨床醫生認識到這些病應該這么治。我想這是我第一個要呼吁的問題。
????第二,關于一些醫患矛盾,實際上問題比較復雜。我們在醫療改革中碰到很多問題,比如說醫療費用,國家制定的價格,過去我們都是公費醫療,恐怕大家在早期甚至一些老年人都記得,在他們年輕時實施公費醫療,看病的時候,沒有一個人涉及到自己掏腰包的問題,農村全部都是自費。經過這些年的改革,農村進入到新農合,城市里走向了醫保,這個醫保過程有自己付費部分,有自費部分,有部分付費部分,這些矛盾最終體現在醫院和患者之間,因為最后病人在醫院看病是要從自己腰包掏錢付給醫院的,比如看病貴的問題,很多矛盾就集中到醫療的終點——醫生和患者。所以,我覺得在這里面,我們希望隨著國家形勢的發展,隨著醫改的深入,老百姓、社會要理解,我們大家共同在醫改中探索共同的道路。
????第三,我也要特別呼吁,媒體要理解醫生。我可以這樣說,隨著醫改我們加大了醫生工作力度,比如節假日都在開門診,都在進行醫療行動,可是我們醫生的身體狀況確實值得擔憂,像人民醫院,醫生早上七點半就到了醫院,晚上七點半才能回到家里,還不要算路程,這12小時工作是非常緊張的。大家可以看到,我們很多手術醫生都在手術室里吃盒飯,每天都吃盒飯,大家想想是什么滋味,包括節假日,所有的醫生都要跟他的丈夫、孩子或者妻子來講,你要等我排完節假日的班才能知道我節假日什么時候休息。而且在家里休息的時候,如果接到醫院通知,我們要毫無疑問地立刻沖入醫院第一時間去搶救病人。這些艱辛是醫療工作戰線上目前面臨的非常不容易的現狀。而且很多中青年的醫生,像我所在的科室里,大概40歲以上的醫生都在吃降壓藥,他們有時候一天要做五到七臺手術,之后還有下鄉的任務、基層的任務、會診的任務、門診的任務等等,都加在一起,他們的任務是非常重的。所以我覺得,要理解醫生的不容易,我相信馬醫生即使是村醫,他也是非常困難的,因為他跟我講,只有三個醫生,全村所有的病人都要找他們去看病。大家知道,醫生的職業告訴醫生,即使你是生病發燒的時候,你在病人面前仍然是醫生,你不能推卸你的責任,這就是醫生職業道德的要求。我相信,廣大醫生是遵循這樣的職業道德來做的。
????所以,針對這些情況,我們也呼吁要制止“醫鬧”,我昨天在談兩高報告的時候,我說醫生被打被害,到現在沒有一個公開判決的結果告訴我們。所以,很多醫院的醫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學醫,因為覺得這個職業太難做了,太危險了。所以我呼吁,社會要想解決醫患雙方的問題,除了醫院要教育自己的醫生遵守職業道德以外,也希望廣大的社會來理解醫生。所以我想,只有患者對醫生信任,醫生遵守職業道德,遵守為病人服務的這樣一個崇高的職責,同時社會理解醫生的工作,這樣雙方面互相加強信任,互相理解。同時,呼吁政府進一步在醫療上注意解決看病貴看病難問題的同時,關注醫生的健康和醫生的待遇。謝謝大家。
?
相關鏈接:
男孩靠資助上大學為救父學醫 其父患癌瞞病情喬布斯兒子繼承其父風格 立志學醫研究癌癥(圖)學醫的目的是什么海口62歲考生第3次"殺進"高考考場 目標學醫?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