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新時代的雷鋒傳人——郭明義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2-04-01 11:34

      

    ?? 一位響當當叫郭明義的人,從鞍鋼走出,走向全國。他是鞍鋼集團礦業公司公路管理員,普普通通一名員工、一名共產黨員。由于干一行愛一行、愛崗敬業、創先爭優、助人為樂、大愛無疆,人送綽號“郭大傻”、“郭大俠”、“郭大使”,我又給他加了一個:“郭大善”——地地道道一位“平民慈善家”。

      他的最大特點是:不僅自己帶頭“慈善”,20年獻出10身血,可挽救75名危重患者的生命,16年累計捐款12萬多元,資助了180多名特困兒童,還帶動組織別人一起“慈善”,遍播無私奉獻的種子。在鞍山市,郭明義有幾個第一:第一支紅十字會志愿者急救隊是他發起成立的,第一批捐獻造血干細胞志愿者是他帶動的,第一批遺體(器官)捐獻志愿者也是他促成的。在鞍山市5000多名捐獻造血干細胞志愿者中,將近三分之一是他動員或受他影響而加入的。他還發動組織了120名慈善義工,成立了鞍山市慈善血庫,34名義工當場獻血1.1萬毫升。工友有難處,第一個伸出手來的是他。5·12汶川地震、青海玉樹地震,在鞍鋼集團礦業公司,第一個捐錢捐物的是他,數額最多的也是他……

      跟著郭明義獻愛心的有工友、“麻婆”(職業麻將女)、教徒,甚至還有小偷。郭明義的“發小”李樹偉,一輩子什么先進、獎品都沒得過,在郭明義影響帶動下,快50歲時,拿到了紅彤彤的獻血證書,成了鞍山市第501名慈善義工。

      郭明義三口之家,僅住40平方米房子,全家最值錢的東西是一臺電視機。但郭明義覺得富足、充實、快樂,55本獻血證,幾百封感謝信,他視作珍寶。許多學生和家長了解了郭明義的家庭情況后感動得哭了:“本以為您不是老板就是高級白領,原來您也不比我們富裕多少……”受資助的學生,從郭明義身上收獲的是更多的感動和力量。女兒收獲的是父親的精神財富。

      “沒有人富得不需別人幫助,也沒有人窮得不能在某方面幫助別人。”許多人開始懂得了慈善、愛心事業并不是富人的“專利”。

      如今,郭明義的“愛心團隊”已經有了七支志愿者大隊,共計5000多人。郭明義說:“我不能拿別人的錢去做慈善,我只能提供一個平臺,讓別人去表達自己的愛心。”(9月21日《人民日報》)

      郭明義是新時代雷鋒精神的傳人,是國人的道德楷模。他與時俱進,升華了雷鋒,超越了雷鋒。

      西方世界以出現蓋茨和巴菲特的慈行善舉為驕傲,雷鋒和郭明義的出現則是中國的驕傲。蓋茨和巴菲特是富人的榜樣,中國的富人也在做慈善,有“中國首善”之稱的富豪陳光標及其好友愛國者總裁馮軍宣布“裸捐”承諾,就是最好的證明。美籍華人著名慈善家李春平,更以自己的行動說明“外國慈善家所要提倡的東西,中國的慈善人士早就在做,而且量力而行做得并不差。”(2010年9月14日《北京青年報》)他們的作為值得尊重,值得提倡。希望會有更多的蓋茨和巴菲特出現。慈善捐贈傳統在中國源遠流長,相信也會有越來越多的李春平、陳光標和馮軍出現在中國大地。但對我們平民百姓、普通共產黨員來說,雷鋒和郭明義才是更可敬、更可學的。

      時代需要郭明義,時代呼喚郭明義!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 [編輯:劉瀚濤] 
    熱詞推薦:凈化_ 綠化_ 彩化_ 亮化_ 美化_ “五化”_ 海口城市更新_ 海口“五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