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6月19日消息? 世人皆知米蘭·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但卻鮮有人讀過他的《慢》。正如,世人皆知德國戰車擅長閃電戰,但卻直到如今才清楚,德國隊也會慢戰。而且比起閃電戰,德國人的慢戰也許更可怕。
閃電戰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2010年的世界杯,德國隊砍瓜切菜般先后4比1和4比0贏了英格蘭和阿根廷,以及之前的4比0贏澳大利亞。再看這一次的歐錦賽。三場小組賽,德國隊僅有的一次閃電突襲就是對丹麥的第二個進球,此外的進攻就皆似老牛拉破車。從左倒到右邊,從右再倒到左邊,再就是從前倒到后邊,沒完沒了。三場小組賽僅取得5個進球,即便是荷蘭或者葡萄牙這樣的對手,但德國隊的表現依然飽受批評。像內策爾就在首戰之后的專欄中寫道:“對于勒夫的這個國家隊,我們有理由要求更多。”小組出線之后,貝皇也跟上步伐:“我們給對手施加的壓力太小了。想要奪冠,這樣可不行。”
閃電戰可怕之處在于對敵人的震懾可摧毀其斗志,但西班牙在2010年的太極拳讓德國戰車的威懾力消于無形之中。之后勒夫痛定思痛,這才有了本屆歐錦賽的德國隊之慢。必須要承認,德國隊贏得不好看,不如2010年、甚至不如2008年那么好看,但卻成就了德國隊在歐錦賽戰史上最成功的開局——三連勝。究其功,惟其慢也。
勒夫最大的收獲是提高了德國隊控制比賽的能力,所以,盡管節奏不快,可葡萄牙的C羅也好,荷蘭的羅本也好,都無法以快制慢,反而為德國之慢所制。對葡萄牙,德國隊完全控制了節奏;對荷蘭,德國控球時間的不足無法掩蓋其進攻的高效率。戈麥斯的兩個進球,都是慢中忽來閃電一擊,小豬在漫不經心地傳球中兩次撕開荷蘭的防線。《功夫》里火云邪神說過:“天下武功,惟快不破。”此言不差,可在別人看來的“快”——如子彈,在他眼里卻只是“慢”——氣定神閑,信手拈花。心中有快,方能以慢制快。如今的德國隊也許就進入到了這一境界。
三場小組賽,德國都是選擇性地慢,不僅比賽中慢,而且狀態也在慢熱。第三場小組賽和第一場小組賽,德國隊的表現沒有明顯改變,這不像一支立志奪冠的球隊?當然不是,德國視非冠為失敗,而勒夫調整狀態的能力也是出了名的。那他意欲何為也就不難理解了。經歷了2008年和2010年的失利,勒夫此次必有所圖。2008年是球隊實力不濟,2010年實力到了,可球隊還不成熟,過早怒放而后繼乏力。如今的德國隊已為奪冠做好了最充足的準備,那么,小組賽的慢就必然是勒夫不想過早地示強于人。
德國戰車的閃電戰力還在,而且更強,這毋庸置疑,10年的近衛軍都更加成熟。可除了閃電戰,德國戰車現在又擁有了慢戰的能力。當慢則慢,當快則快,德國隊已趨完美,但勒夫卻不想過早暴露——面對荷蘭和葡萄牙還不至于此。慢快結合的必殺技只留給唯一真正的對手,那就是西班牙。而在此之前,我們就不得不繼續忍受德國戰車之慢……
《慢》是米蘭·昆德拉第一次用法語寫小說,批評家認為他還沒有掌握駕馭法語的能力,但書的暢銷卻是不爭的事實。德國隊對慢的駕馭也許還達不到西班牙的境界,但卻擁有西班牙所不具備的快,德國人也終于有了擊敗西班牙的底氣。快慢的完美結合是勒夫追求的境界,可同丹麥一役卻暴露出了一隱患——定位球。希望德國球員不是因為習慣了慢而在爭頂中習慣性失位,2010年普約爾的頭球之痛又豈能忘!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東方體育日報] [作者:] [編輯:王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