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青春的無悔選擇—鸚哥嶺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2-08-24 13:42
    使 命

      “幾年前,保護區周邊村莊清一色是茅草屋,不通電、不通公路,沒有電話、沒有手機信號。”山村貧窮,給管理站副站長劉磊烙下深刻印象。

      窮困,促使村民向大山無限索取。保護區建立前,毀林、燒山、打獵、電魚、毒魚現象屢有發生,嚴重威脅鸚哥嶺生態環境。道銀村為種3萬株橡膠,毀壞不少原始森林。

      不改變村子的落后面貌,就保護不好鸚哥嶺!

      道銀村沒有廁所,全村人大小便全是“野放”。大學生想方設法,建起環保旱廁,糞尿分集、便后蓋灰、無蛆少臭、堆肥還田。

      為幫助黎苗族百姓致富,這些剛出校門的學生娃絞盡腦汁。得知貴州山區有個“稻鴨共育”模式,他們專程去取經。黎族老鄉擔心虧本,學生們拿出自己的工資買來鴨苗,送給農戶。

      在大學生們的努力下,道銀村16戶人家,每家領取10只鴨苗,在插秧后的第二周,放進了稻田。鴨子吃田螺和小蟲,鴨糞可以還田;小鴨在田里游動,水的含氧量增加,提高了水稻產量。去年,村民符金海養了30只鴨,收入1000多元。

      赤誠和執著換來信任與合作。2008年,管理站與周邊19個村民委員會簽訂森林共管協議;2009年,與周邊各鄉鎮共同開展緝槍治爆行動,收繳氣槍、火藥槍520余支;幫助村子訂立《村規民約》,設立“禁漁區”,如有人違反規定,罰殺一頭豬送給全村。

      與此同時,他們在當地招募270名護林員,辦起了“鸚哥嶺講堂”,從保護區管理、生物多樣性保護到社區工作開展等,對護林員進行培訓。

      在三月三黎族傳統節慶活動中,黎族同胞破例邀請他們一起跳舞。村民對他們的稱呼也從“蒙”(領導)變成了“哥儂”(兄弟)。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 [作者:] [編輯:劉瀚濤] 
    熱詞推薦:凈化_ 綠化_ 彩化_ 亮化_ 美化_ “五化”_ 海口城市更新_ 海口“五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