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韓國在獨島設立警備崗位
????獨島風光
????獨島風光
獨島,由兩個小島和34塊巖礁組成,總面積18.6平方公理。距韓國郁陵島49海里,距日本最近的隱岐諸島86海里。韓國稱其為獨島,日本稱之為竹島。
2005年2月23日,日本島根縣議會強行制定“竹島之日”法例,宣示對獨島的主權。消息傳出后,韓國朝野震驚,韓國政府24日接連出招,要求日方立刻廢除該條例案,并稱這是侵犯韓國主權的行為。韓日這場獨島之爭有愈演愈烈之勢。
獨島(竹島)問題的由來
據韓國媒體報道,在朝鮮半島歷史上,早在新羅王朝(公元6世紀)就有獨島的記錄。512年,新羅王國智證王派遣了以夷斯夫將軍為首的探險隊駕駛航船開赴于山國,爾后該島處于新羅所屬國“于山國”的管轄之下,朝鮮漁民也曾駕舟至此島。在古代,獨島曾稱為三峰島,是流放罪犯的地方。又因島上巖石形狀像海獅,又被稱作“海獅島”。朝鮮王朝成宗皇帝時(1471~1481年),獨島稱之為于山島,屬于郁陵島群管轄。1667年日本在《隱州視廳合記》中,也承認獨島是韓國的領土。1896年日本外務省編輯的《朝鮮國交始末內深書》中,明確標明獨島是朝鮮所屬領土。1900年朝鮮末代國君高宗頒布第41號法令,宣布郁陵島等歸江原道三陟縣管轄。當時三陟縣將獨島命名為石島,后來又改名為獨島。獨島(Tokto)是韓語郁陵方言對標準語石島(Sǒkto)的讀音,獨島、石島其實是一個意思。
據日本媒體報道,17世紀初,當時江戶幕府漁民大谷甚吉在海上作業時,不幸遭遇暴風雨,被迫漂泊于無人島――郁陵島。他以為發現了一個新島嶼,回國后,1616年與同鄉村川向當時江戶幕府提出航渡被稱為“松島”的郁陵島權利的許可請求。爾后,大谷和村川兩家先后至郁陵島獵捕海驢和捕撈鮑魚,持續有七八十年。到了1692年,村川的后代去郁陵島捕撈,與朝鮮漁民相遇,由此便引發了雙方對該島歸屬的外交糾紛。
日本宣布管轄獨島
1905年,日本入侵朝鮮半島,隨即宣告對獨島(竹島)擁有自主權。同年2月22日,日本島根縣知事發布告示宣布“隱歧島西北85海里處的島嶼稱為竹島,并屬于本縣”,并于1906年4月通報當時的朝鮮政府,以此對外確定獨島是日本的領土。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投降。1946年1月29日,聯合國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發表了有關從政治和行政上分離日本若干周邊區域的決定書,該決定書明確規定把獨島移送給了駐韓美軍管轄。
韓國聲明擁有獨島1948年8月15日,大韓民國政府建立。1952年1月18日,韓國總統李承晚發表“關于毗連海域主權的總統聲明”,宣布對鄰接其領土半島和島嶼沿岸的大陸架及所屬范圍的全部海域行使國家主權,獨島被韓國劃歸為領海管轄。日本政府遂向韓國單方面宣布的“李承晚領海線”提出抗議。1953年2月,一名越過“李承晚領海線”進行捕撈的日本人被韓方打死,此舉驚動日本警察,30名日本警察在6月登陸獨島,趕走了6名韓國漁夫。
洪淳七孤守獨島3年
1953年5月,日本趁朝鮮戰爭仍在酣戰之際,曾派兵一度占領了獨島,并在島上建立了領土標志碑。當韓國方面得此消息后,居住在郁陵島上的韓國居民立即組成“獨島義勇守備隊”。1953年7月12日,23歲的韓國青年洪淳七,領導韓國義勇守備隊開赴獨島,將日本軍人趕走。至此,獨島完全在韓國的實際控制之下。
1956年李承晚政府派出海上警察守備隊,洪淳七結束了神圣的“守土護國大業”。為此,韓國政府向洪淳七頒發了勛章,以表彰他獨自守衛獨島長達3年8個月之久的愛國行為。自1957年開始,韓國陸續在獨島上修建永久性建筑物,先后設有1座無人燈塔、2個望哨所、3間房子以及各種天線和石碑等設施。1981年底,韓國海軍人員還在島上修建了守島工事。
日韓針鋒相對
自1954年以來,日本每年都向韓國政府遞交外交抗議文件,共計50多次,指出獨島(竹島)是日本固有領土,韓國必須立即撤出該島。而韓國政府則一再聲明,獨島是韓國固有領土。雙方各執一詞,針鋒相對,誰也不讓步。日本方面多次建議將該島爭議提交海牙國際法庭裁決,但韓國外交通商部認為“獨島問題已不是外交糾紛問題,而是主權問題”,以主權問題不容談判為理由予以斷然拒絕。
1965年6月,日韓邦交關系正常化,日本政府提出與韓國就該島紛爭進行對話。但韓國官方則不容置疑地認為,“獨島自古以來是韓國領土,這個問題不能作為兩國紛爭進行對話”。
2002年5月31日~6月14日,韓日兩國攜手合作成功主辦了世界杯足球賽,然而這絲毫掩飾不了韓日雙方在共有海域名稱中是稱呼“日本海”還是“東海”的爭執,更難以了結雙方就有關獨島(竹島)的領土歸屬之爭。
獨島(Dokdo或Tokdo)是韓國方面的稱謂,日本方面稱竹島(Take_shima)。據西方有關日本海考察探險史籍記載,1849年法國捕鯨船“利揚庫爾”號曾來此查勘,他們據船名將此命名為利揚庫爾巖。現今英國出版的國際上最有影響的《泰晤士地圖集》,仍將該島標以這一法語名稱利揚庫爾巖(LiancourtIslands)。獨島(竹島)是一座位于日本海(韓國稱之為東海)中央的火山島,其地理坐標為北緯37度14分18秒,東經131度52分22秒。它是由東、西兩個小島和34塊巖礁組成,總面積為18.6平方千米,兩島之間有一條150米寬、330米長的水道相隔。兩島四周懸崖峭壁,航船難以停泊,只有東島南部有點灘涂;西島呈錐體狀,海拔174米。而東島要比西島更低一些,海拔高度為99.4米。獨島距韓國郁陵島只有92千米(49海里),故在朗朗晴空的日子里,站在郁陵島的山巔圣人峰上可以依稀望見獨島;而距離日本最近的隱岐諸島有161千米(86海里)之遙。
在地質成因上,它和郁陵島一樣由460萬年至200萬年前熔巖噴發而形成,獨島上現還可以看到3個火山口。由于濕潤的氣候條件和長期風化的作用,這里的火山巖土壤上生長有屬于31科75種草本植物,近期又發現蒲公英、野玫瑰等品種。每年夏秋兩季,色彩斑斕的山花在獨島爭奇斗艷。由于這里終年大風不斷,且缺少淡水供應,原本是個無人居住的島嶼,過去一直是大群海驢的棲息之地。但獨島位于日本海寒流和暖流交會處,四周海域是一片豐饒的漁場,海底還蘊藏著比較豐富的油氣田。
在朝鮮半島歷史上,早在新羅王朝(公元6世紀)就有獨島的記錄。512年,新羅王國智證王派遣了以夷斯夫將軍為首的探險隊駕駛航船開赴于山國,爾后該島處于新羅所屬國“于山國”的管轄之下,朝鮮漁民也曾駕舟至此島。
在古代,獨島曾稱為三峰島,是流放罪犯的地方。又因島上巖石形狀像海獅,又被稱作“海獅島”。朝鮮王朝成宗皇帝時(1471~1481年),獨島稱之為于山島,屬于郁陵島群管轄。1667年日本在《隱州視廳合記》中,也承認獨島是韓國的領土。1896年日本外務省編輯的《朝鮮國交始末內深書》中,明確標明獨島是朝鮮所屬領土。1900年朝鮮末代國君高宗頒布第41號法令,宣布郁陵島等歸江原道三陟縣管轄。當時三陟縣將獨島命名為石島,后來又改名為獨島。獨島(Tokto)是韓語郁陵方言對標準語石島(Sǒkto)的讀音,獨島、石島其實是一個意思。
據日本媒體報道,17世紀初,當時江戶幕府漁民大谷甚吉在海上作業時,不幸遭遇暴風雨,被迫漂泊于無人島――郁陵島。他以為發現了一個新島嶼,回國后,1616年與同鄉村川向當時江戶幕府提出航渡被稱為“松島”的郁陵島權利的許可請求。爾后,大谷和村川兩家先后至郁陵島獵捕海驢和捕撈鮑魚,持續有七八十年。到了1692年,村川的后代去郁陵島捕撈,與朝鮮漁民相遇,由此便引發了雙方對該島歸屬的外交糾紛。
日本政府自1905年入侵朝鮮半島以后,即宣告對獨島(竹島)擁有自主權。1905年1月28日,日本內閣會議正式決定將過去的“松島”改稱為“竹島”,在行政上隸屬于島根縣管轄。同年2月22日,島根縣知事發布第40號告示宣布“隱歧島西北85海里處的島嶼稱為竹島,并屬于本縣”,并于1906年4月通報當時的朝鮮政府,以此對外確定了竹島是日本的領土。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投降。1946年1月29日,聯合國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發表了有關從政治和行政上分離日本若干周遍區域的決定書(通稱SCAPIN第677號),并將此指令給了日本政府。該決定書的第3條明確規定把獨島(LiancourtRocks)移送給了駐韓美軍政府管轄。1946年6月22日,在SCAPIN第1033號第3項中又作了進一步規定:“今后日本的船舶及乘務員不得接近處于北緯37度15分、東經131度53分的LiancourtRocks(獨島,竹島)12海里以內區域,并且對于同島不得進行任何形式的接近。”1948年8月15日隨著大韓民國政府的建立,獨島與其他領土一同自動地歸于大韓民國政府,并由大韓民國政府行使主權。
1952年1月18日,韓國總統李承晚發表“關于毗連海域主權的總統聲明”,宣布對鄰接其領土半島和島嶼沿岸的大陸架及所屬范圍的全部海域行使國家主權,并明確有關經緯度坐標,確定上述毗連海域范圍,獨島被韓國劃歸為領海管轄。日本政府遂向韓國單方面宣布的“李承晚領海線”提出抗議,拒不承認韓國的領海線劃分法。1953年5月,日本趁朝鮮戰爭仍在酣戰之際,曾派兵一度占領了該島,并在島上建立了領土標志碑。
當韓國方面得此消息后,居住在郁陵島上的韓國居民立即組成“獨島義勇守備隊”。1953年7月12日,在23歲的洪淳七的領導下,韓國義勇守備隊開赴獨島,將日本軍人趕走。至此,獨島完全在韓國的實際控制之下。在現今行政區劃中,韓國將其歸為慶尚北道郁陵郡郁陵邑獨島里1-37番地管轄。1956年李承晚政府派出海上警察守備隊,洪淳七結束了神圣的“守土護國大業”。為此,韓國政府向洪淳七頒發了勛章,以表彰他獨自守衛獨島長達3年8個月之久的愛國行為。自1957年開始韓國在獨島修建永久性建筑物,據日本海上保安廳巡邏船偵察得知,獨島東島上韓方設有1無人燈塔、2個瞭望哨所、3間房子以及各種天線和石碑等設施。1981年底,韓國海軍人員還在島上修建了守島工事。
鑒此情況日本不能置若罔聞,自1954年以來,每年都向韓國政府遞交外交抗議文件,共計50多次,指出竹島是日本固有領土,韓國必須立即撤出該島。而韓國政府則一再聲明,獨島是韓國領土。雙方各執一詞,針鋒相對,誰也不想在領土問題上讓步。日本方面多次建議將該島爭議提交海牙國際法庭裁決,但韓國外交通商部認為“獨島問題已不是外交糾紛問題,而是主權問題”,以主權問題不容談判為理由予以斷然拒絕。
1965年6月,日韓邦交關系正常化,兩國一致同意“日韓兩國的所有紛爭,首先要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外交途徑不能解決的,通過兩國政府認可的手段進行調解解決”。因此,日本政府提出與韓國就該島紛爭進行對話。但韓國官方則不容置疑地認為,“獨島自古以來是韓國領土,這個問題不能作為兩國紛爭進行對話”。
海洋權益背后新的爭端
1994年11月16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正式生效以來,各國相繼對本國海洋權利主張予以調整。在1996年2月,日本內閣會議批準建立海洋專屬經濟區;差不多在相同時刻,韓國政府也宣布了本國的海洋專屬經濟區。凸顯出來的獨島(竹島)歸屬問題直接關系到韓日兩國在總寬不足400海里的日本海(韓國稱之為東海)西南部海區如何劃定兩國專屬經濟水域界線的問題。按照日本的意圖,它在宣布200海里排他經濟水域時,將把竹島作為基點,然后在竹島和郁陵島之間的海域中間劃線。如果該島確定為日本領土,日本就可以為它劃出一個200海里的專屬經濟區;反之,如果該島確定為韓國領土,韓國也有權為自己劃出一個200海里的專屬經濟區,韓國主張兩國專屬經濟水域的界線應劃在獨島和日本隱岐島之間。18.6平方千米的彈丸之島的爭議,如今已經成為涉及數百海里專屬經濟區歸屬的大問題。
對于同屬于瀕臨海洋的日韓兩國,主權爭奪的背后是巨大的海洋權益。專屬經濟區劃分的紛爭發生后,韓日兩國高層官員就獨島(竹島)歸屬問題的立場都更加強硬。當時在任的橋本首相和池田外相公開宣布:“竹島不管在歷史上還是從國際法觀點來看,都是日本的固有領土。”顯而易見,這是韓國方面所絕對不能接受的,韓國外交通商相發表聲明重申:“獨島不管從歷史上還是從國際法來看,都是韓國的固有領土,而且是韓國實際管轄的領土。”1996年2月7日,韓國政府還宣布在獨島修建一座能停靠500噸級船的碼頭,以便更好地解決駐扎在島上的3名警官和23名戰警的輪換及食品供應。日本政府照會要求停止這一工程項目,但遭到韓國政府的拒絕。1997年該碼頭竣工,并建立了完工紀念碑,紀念碑上面刻有當時的韓國總統金永三的題詞“大韓國東土端”。嗣后,韓國國防部為應付事態的進一步惡化,相應加強了在獨島海域的警戒措施。毋庸諱言,1996年獨島(竹島)之爭是一場積怨甚深的海洋權益之爭。獨島附近的日本海水域向來漁業資源豐富,而海底礦產資源前景也被看好,因此該島的歸屬問題事關韓日雙方的經濟利益,是韓日兩國都不忍割舍的一塊心頭肉,但雙方仍在考慮進行對話,防止矛盾激化,日韓島嶼之爭曾一度暫告平息。
遠未結束的爭端
從韓日兩國在獨島(竹島)歸屬問題所持的原則立場以及所推行的海洋政策來看,雙方存在的糾紛將曠日持久,難以調和。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雙方出版的地圖和地名錄可以看出,在獨島(竹島)主權問題上毫無妥協之意。
1993年韓國中央地圖社出版的《韓國道路地圖集》和從1991年至2002年韓國公報館出版的《韓國簡介》都在插圖上突出表現獨島為韓國的領土。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韓國民間團體堅持到獨島植樹造林,漁船也經常往返于郁陵島和獨島之間進行捕魚作業;自1999年以來,在國內開辟了去獨島的旅游路線。預計在2004年,韓國有關方面又準備將被喻為自然生態界寶庫的獨島與郁陵島辟為國立公園。
而1997年日本政府官方出版的《日本地名錄》也收錄竹島(Take-shima)為日本版圖的地名,這也表明日本政府從來沒有放棄過對竹島主權的立場。鑒于該島自1953年以來已處于韓國的實際管轄之下,1999年12月日方作出了針鋒相對的舉動,日本島根縣一些居民宣稱要將戶籍遷移至該島,這一舉措驟然使日韓關系緊張起來。同年12月28日,韓國外交通商部發表抗議聲明,稱日本此舉實屬非法行為,是對韓國領土主權的侵犯。韓國政府要求日本政府立即采取措施,取消已經登記的戶籍,并保證今后不再發生類似的事件。但日方認為日本國民在日本自己領土上轉移戶籍完全是他們的自由,且由民間自發發動,與日本政府無關。為避免事態進一步擴大,日方戶籍遷移之事最后不了了之。但這絲毫也不能說明日本在竹島歸屬問題上的退卻。
2002年初盡管韓日聯合舉辦的世界杯賽即將開始,兩國之間的雙邊合作有進一步加強之必要。就在此時此刻,由日本文部省審定通過的高中歷史教科書《最新日本史》的出版發行,在《最新日本史》書中關于日本對竹島擁有主權的記述立即在韓國引起強烈的反響,它似乎濃縮了韓國人民的愛國激情,成為拒絕日方觸碰的極其敏感的穴位。韓國政府就《最新日本史》事件向日本政府再次表示“遺憾”,并重申“獨島是韓國的固有的領土”。
綜覽全球,回顧20世紀后半葉,日俄北方四島領土之爭、中日有關釣魚島爭端、埃塞俄比亞與厄立特里亞的交火、英國與阿根廷的馬島之戰都成為當今世界政治地圖上的熱點問題。尤其是巴以近半個世紀的廝殺、印巴克什米爾的沖突都已成為國際政治爭端和沖突中難解的死結。時光流逝,星移斗轉,在人類進入“海洋世紀”的今天,人們仍有理由擔心韓日雙方有關獨島(竹島)歸屬問題再掀起波瀾!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