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1月22日消息(記者 雷瓊宇)“來,看看這本書你會更了解的,是我自個編排的。”當王秋林從存放資料的柜子里拿出一本紅色封套的《秀英區秀英街道辦事處愛國衛生和創城工作臺賬資料》一書時,書里的內容是2011-2012年的工作記錄,文圖并茂、彩色打印,可以感覺作者的用心和專心。記者很困惑:面前這位七尺男兒,究竟是如何把專業的創衛術語簡單無誤的描述出來的呢?
脫下軍裝進社區 不后悔當初的決定
今天中午,記者和王秋林來到海玻市場巡查。雖然在遙遠的北方已經是隆冬季節,但是海口的陽光依然熱烈,沒走多遠就已經大汗淋漓,“我們每天都要走好多回,習慣了,不僅是工作,還是很好的身體鍛煉。”王秋林笑言,今天的汗算少了,要是在夏天的話就像是做免費桑拿一樣。
王秋林2006年以前是一位軍人,多年的老兵。轉業后來到秀英區街道辦工作,目前負責街道社會事務辦兼“五大辦”主任工作。位于城鄉結合部的海玻市場,人員流動大、車輛進出頻繁、瓜果菜批發等造成塞車、三輪摩的堵塞交通問題頻現,幾乎成了秀英區最難啃、最難碰的硬骨頭。在離市場北門50米的地方,王秋林就遠遠看到一位販賣甘蔗的攤主把削掉的甘蔗皮隨地亂扔,地上很快就聚起一個小垃圾堆。王秋林在攤主不遠處停下觀察,見沒有顧客了,王秋林走到這位甘蔗攤主面前,“你好,配合一下,把垃圾扔到垃圾箱里去。謝謝!”攤主笑著,“好的好的,現在就收起來。”
王秋林說,當年部隊轉業時,差點就去了一家政府單位上班了,但是陰差陽錯,最后到了秀英街道辦工作,他表示“不后悔。不就是一份工作嗎?再說還可以天天和老百姓打交道,何樂不為呢。”走近市場里,其他攤主紛紛和他打招呼,有的還遞過來香煙,王秋林婉言拒絕了,“今天生意怎么樣?人多不多?注意打掃衛生。”攤主們立即回答,“掃地嘛,我包了。”
“打違”從心開始 為群眾忙前跑后
在任何一個地方,“打違”的工作肯定是一個令人頭疼和難以解決的問題。但是對于王秋林來說,他卻是在這個燙手山芋的領域中硬是做出了一些“不錯的成績”。
身處“打違”前線王秋林告訴記者,向記者總結了“違建”形成的原因和心理。除了少數建筑確實違規外,這其中包含群眾對舊房子的“改建”、對原有房子的“擴建”、為增地而建造的“增建”。“這個工作小事就是大事。如今“打違”是一項民生和民心工程,首先要聽取群眾的合理意見,再積極向上反映,我要成為這個中間的橋梁,為他們的合理、合法要求鼓與呼。做好“打違”,對社會安定、和諧鄰里具有促進作用。”
截止2012年10月,全轄區開展自拆行動,在拆除過程中,按照自拆方案周密布置,使整個行動有條不紊,制止違章建筑 5起。通過強有力的宣傳和拆違行動,極大地打擊了違法建設行為,有效遏制了轄區違法建設蔓延的趨勢。
?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海口網-海口晚報] [作者:雷瓊宇] [編輯:陳肖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