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清明追源歷史名人 專家吁文化精神傳承應平民化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3-03-30 15:41

      中新網杭州4月5日電 清明節,追憶先賢,傳承中華民族文化精神。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無數歷史名人被譽為民族脊梁成為清明文化崇尚主導。有專家認為,在崇尚物質追求的今天,民眾更多關注的是衣食住行,清明文化應該平民化,應慎終追遠、飲水思源。

      見賢思齊 弘揚真善美

      杭州歷史文化名人不計其數,有盡忠報國的岳飛、《申報》報主愛國人士史量才、紅頂商人胡雪巖、一代畫家吳昌碩、一生堅持真理的張聞天……不勝枚舉。

      祭祀掃墓是清明節最重要的訴求表達方式,在古代社會,舉國上下都要祭祀掃墓。祭亡意在佑生,掃墓不僅僅是掃去逝者墓碑上的塵埃,更重要的是掃去活人心里的塵埃,讓生命回歸到生命本身,重歸內心世界的寧靜和清明,達到白居易筆下的“性海醇澄平少浪,心田灑掃靜無塵”的境界。

      浙江省社科院調研中心主任楊建華認為,清明節祭祀緬懷先烈具有重要意義。家庭祭祀是家庭團結、凝聚力的所在,維系家庭感情的紐帶;它是紀念祖先生生不息的創造力,通過祭祀來表達對其生前創造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的敬仰;它是生命本質的一種追尋,追源生命意識價值。

      而民族緬懷則是對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民族脊梁的追尋,系民族團結所在,系維護民族感情的紐帶。

      文化名城杭州作為中華歷史上的六朝古都,自古物華天寶、人杰地靈。千百年來,無數文人墨客和英雄豪杰為這一方山水付出令人嘆服和忘神。斗轉星移,繁華洗凈,千百年后的今天又有多少為今人所知?


      清明文化應崇尚精神追求自由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浙江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馮剛則提出,“歷史到了今天,我們為什么要紀念先賢,又應該傳承什么精神?實際上很多人說不清楚。”

      當下80后、90后看不懂歷史,小時候不了解歷史,長大后又發現有歷史是具有爭議性的。是非曲直難分,名人歷史價值不一,當下處在一個混亂階段。“秋瑾是誰,岳飛精忠報國的精神被人視為愚忠。甚至一些地方為了打名人牌,某地為拉動內需就打出西門慶故里之王牌。”

      凡此種種,舉不勝舉。文化名人往往在世不得志,死后被正身名垂青史。時代不同了人們對名人的看法也褒貶不一了。馮剛指出,當下,民眾更多關注眼前的衣食住行,而忽略了精神文化追求。對于普通人來說,對于孔子的概念遠不及平日信奉的菩薩。相比之下,地方政府更加注重名人效應,向民眾一廂情愿地推崇民族文化。

      針對上述說法,楊建華也認為,目前階段確實處于混沌時期。但民族文化精神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任何在歷史上具有貢獻的人,或具有人格魅力的人都應該弘揚傳承,民族文化精神傳承具有永恒的紀念意義。當下一些地方為了拉動內需,大打文化名人牌,反而失去了文化名人永恒的紀念價值。

      “民眾精神文化追求是自由的,政府推崇文化但不能‘強施于人’。清明文化更應該平民化,倡導民眾追源生命之本,勿忘本。”馮剛最后呼吁。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中新網] [作者:沈蘭] [編輯:雷恩] 
    熱詞推薦:凈化_ 綠化_ 彩化_ 亮化_ 美化_ “五化”_ 海口城市更新_ 海口“五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