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望洋興嘆”到“海里淘金”
本報訊(記者侯小健通訊員鄧韶)記者從日前召開的全省海洋工作會議上獲悉,去年我省海洋生產總值達612億元,是2005年的1.2倍。海洋生產總值占全省GDP的比重從2005年的16%提高到2011年的24%,逐步形成了海洋漁業、濱海旅游業、海洋交通運輸業、海洋油氣業等四大支柱產業,產業綜合競爭力日益增強。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3-04/11/c5cf1b617a1b9ddfaa9627adf708ae5e.jpg)
造大船,改網具,使漁民闖深海變成了現實。圖為臨高縣新盈鎮昆社村造船廠工人在緊張施工。本報記者李英挺攝
?
“借助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東風,海南海洋開發正漸入佳境,藍色產業帶正在崛起。”省海洋與漁業廳廳長趙中社如是說。近年來,我省圍繞“以海帶陸、依海興瓊、建設海洋經濟強省”戰略目標,多措并舉,加快發展海洋經濟,做大藍色經濟“蛋糕”。2011年,四大支柱產業增加值達396億元,占全省海洋生產總值的64.7%。
捕撈業活力增強,造大船,改網具,使漁民闖深海變成了現實。上百噸的鋼質船代替了過去的小木船,全省80噸以上的漁船由2007年的1182艘增至1669艘。衛星導航、雷達、彩色探魚儀、北斗星通等現代化助漁導航設施,使漁船實現了“鳥槍換炮”,漁老大不再“望洋興嘆”。
海水養殖業也逐步從半精養向設施集約化養殖轉變,由規模產量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深水網箱養魚、工廠化養殖等新型高效海水養殖模式悄然興起,全省共有深水網箱3399口,成為我省現代漁業發展的新亮點。
另外,海島休閑度假旅游開發漸入佳境,三亞海棠灣、香水灣、神州半島等一批大型濱海旅游項目正加緊建設,國際濱海休閑度假旅游勝地雛形已現。2011年,全省接待過夜境內外游客3000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324.04億元,分別是2005年的2倍和2.6倍;海洋交通運輸業也有新突破,去年全省港口貨物吞吐量突破1億噸,是建省時的13倍,集裝箱吞吐量突破100萬標箱;油氣資源開發穩步推進,一批油氣化工項目先后在洋浦、東方等工業園區建成投產,為我省現代工業的發展注入了活力。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南海網-海南日報] [作者:侯小健 鄧韶] [編輯:雷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