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的一次圖書展銷上,我的一套書被定價為一萬九千多元,我嚴厲指責了這種炒作行為。虛高的書價,限制了那些真正想讀書人的購買力,絕不能讓這種事情再發生。”這是著名作家梁曉聲出席第23屆書博會時針對當前部分圖書定價虛高所發出的聲音。
梁曉聲此言一出,得到廣大參展出版發行單位相關負責人積極回應。人民出版社常務副社長任超告訴記者:“其實出版業利潤并不高,出版一本書,出版社能獲得的利潤還不到百分之五。”一本書,從作者創作到被讀者購買閱讀,需要經過出版社、圖書批發商、書店等多個流通環節,高書價大部分產生在流通鏈條中。
此外,書價虛高還與圖書印量少有關。中國出版集團公司副總裁潘凱雄表示,當前網絡、電子書的出現和普及,對紙質圖書銷量造成了一定沖擊,一般圖書很少能達到印數幾十萬冊、上百萬冊規模,印量少,亦導致成本偏高。
“圖書的定價是根據直接和間接成本來確定的。比如直接成本包括紙張、編輯、排版和支付給作者的版稅等,間接成本包括圖書的運營、推廣等,可以通過嚴格計算成本來控制圖書價格。”人民出版社宣傳推廣部主任孫涵介紹。
書價虛高限制了消費者的購買力,一本數十元、上百元,乃至上千元的圖書,對于普通工薪階層來說,購買起來著實吃力。對此,部分作家建議:“國家可以考慮減免圖書出版發行行業的稅收,使書價降下來。出版社、書商也應盡可能地降低成本,多出一些‘貨真價實’的平裝書。”
“雖然相較于國外圖書和其他日用品而言,中國的圖書價格漲幅并不大,但‘書價虛高’問題足以引起重視。”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殷忠民認為,培養人們良好的閱讀習慣,鼓勵全民閱讀,也是控制圖書價格虛高的有效做法。“只有人們將讀書看成生活必需品,靜下心來,回歸紙質閱讀,才能拉動圖書業健康發展,讓圖書業在相互競爭中達到健康、平衡狀態。”
業界人士普遍認為,書價虛高之風不可長,否則讓想讀書的人買不起書,不僅會造成出版業衰退,也會使書香難飄。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南海網-海南日報] [作者:魏如松 實習生陳蔚林] [編輯:雷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