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據雅安市政府通報,震中龍門鄉99%的房屋倒塌,不少房屋外表看著完好,實際上已經岌岌可危。
盡管余震不斷,但龍門鄉救災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展開。
早上九點,消毒液的味道在龍門鄉晨陽希望學校里彌漫。為了防止疫情,從22日開始,震區的各個安置點陸續開始噴灑消毒液。
記者:像噴灑消毒水要噴幾次?
工作人員:現在我們準備一天兩次,早晚各一次。
交通不便,早上五點,武警成都醫院的工作人員便從蘆山縣城開車趕往龍門鄉。
工作人員:主要是交通的問題,我們大運車進不來,我們現在都住在縣城里面,都是每天早上過來,晚上再回去。
記者:路好走么?
工作人員:今天我們出來得早,還可以。
這天一早,在駐川某集團軍官兵的幫助下,晨陽希望學校安置點的受災群眾再次收拾行囊,他們并不是要搬離學校,而是要按要求搬到規劃好的區域里去。
按照新的規劃,晨陽希望學校安置點劃分為生活區、居住區和供應區三個部分。128頂救災帳篷被安排在學校草坪上的居住區內,全部用來安置龍門鄉政府所在地的受災群眾。
工作人員:防水、防疫,然后就是防混亂,防止管理上的混亂。
震后的第三天,晨陽希望學校安置點開始逐步進入軌道。但煩惱和擔憂依舊存在。物資發放成了龍門鄉上上下下最關注的問題之一。
龍門鄉副鄉長任德宏:現在水是比較充足的。方便面比較少,我們基本上是人均一盒,但可能有些救援隊發了我們不清楚,因為他們沒有通過我們。
除了食物,帳篷也是震區急需的物資之一。目前龍門鄉收到了一千多頂帳篷,已經全部下發下去。但是,這個數目遠遠不夠,龍門鄉救災指揮部估計,目前龍門鄉至少還需要帳篷七千頂。
在青龍場村傅家營組的一個安置點,鄉政府下撥的25頂白色帳篷掩映在形態、顏色各異的自建帳篷中。傅明軍昨天剛剛搬到這里,地震時,他搭建帳篷的廣場如今已經成為空軍部隊的起降基地。
傅明軍:今天搬到這個地方來,也是為了飛機能夠把物資運進來,這個地方現在是一個中轉站。
第二次搭帳篷,傅明軍把頂棚加厚,做了隔斷,還把養雞的籠子拆掉,鋪在地上。
傅明軍:你看我們自己設計的,通鋪誒,還有單間,這是兩個老人的單間。我們設計的你看,地下也是很平整的。這樣也好走一些,如果下雨外面進來沒有泥巴嘛。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為打持久戰做準備。在車里住了兩天的袁叔貴一家,從廢舊的房子里找出粗壯的木頭,開始在自家的菜地里搭建帳篷。在青龍場村還有一些零散的住戶,鍋碗瓢盆基本齊備。
傍晚,夕陽慢慢的躲進山里,在晨陽希望學校,一群少年在學校的籃球場上打球,幾個年輕的姑娘蹲在地上用臉盆洗頭,不少家庭都在帳篷旁邊拉根繩子,晾曬衣服,更多的人則圍在安置點里唯一的移動電視機前目不轉睛的盯著屏幕。余震沒有停歇,生活也在繼續。(記者韋雪)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中國廣播網 ] [作者:王浩成] [編輯:劉瀚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