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為了躲避日軍的圍追堵截,瓊崖特委書記馮白駒曾躲藏在定安縣雷鳴鎮南曲村的老鄉家中。到海南母瑞山革命老區,熱情的老區人會招待你吃“革命菜”。你可知道這“革命菜”的來歷?
新華社記者卜云彤、趙葉蘋
到海南母瑞山革命老區,熱情的老區人會招待你吃“革命菜”。你可知道這“革命菜”的來歷?
談起海南革命斗爭史,海南人最為自豪的是“23年紅旗不倒”。你可知道這“紅旗不倒”背后的艱辛?
在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之際,記者沿著先輩的足跡探尋。一塊碑就是一段光輝的里程,一個故事就是一次生動的理想信念教育。
6月13日,海南省定安縣雷鳴鎮南曲村村民在記錄有馮白駒將軍故事的牌子旁留影。
1941年,為了躲避日軍的圍追堵截,瓊崖特委書記馮白駒曾躲藏在定安縣雷鳴鎮南曲村的老鄉家中。到海南母瑞山革命老區,熱情的老區人會招待你吃“革命菜”。你可知道這“革命菜”的來歷?談起海南革命斗爭史,海南人最為自豪的是“23年紅旗不倒”。你可知道這“紅旗不倒”背后的艱辛?在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之際,記者沿著先輩的足跡探尋。一塊碑就是一段光輝的里程,一個故事就是一次生動的理想信念教育。新華社記者 趙葉蘋 攝
黨是指路明燈
1927年9月23日,瓊崖革命領導人楊善集、陳永芹、王文明率領討逆革命軍在萬泉河南岸的椰子寨打響了瓊崖武裝斗爭第一槍。
到1950年5月1日,整整23年,遠離革命中心、遠離黨中央的瓊崖革命軍隊在數倍于己的敵人不間斷的“圍剿”中生存了下來,迎來了海南島全境的解放。
73歲的海南省紅色文化促進會會長馬必前說:“為了這一天,海南兒女付出了40萬余人的犧牲!”
馬必前是原瓊崖縱隊副司令員、海南軍區副司令員馬白山的兒子。這位一出生就顛沛流離,直到1950年12歲時才第一次見到父親、母親和妹妹、弟弟的革命后代,近年編著了200多萬字的多本瓊崖革命史著作。他說,回顧海南革命史,黨中央的關心、指導,是貫穿始終的一條紅線。“黨是指路明燈。”他說。
1930年2月,中共廣東省委派馮白駒到上海向周恩來、李立山等中央領導人匯報瓊崖革命斗爭情況。周恩來指出,你們瓊崖黨組織抓住紅軍,抓住農村革命根據地,抓住蘇維埃政權,這三件大事很好。今后,只要緊緊依靠群眾,高舉武裝斗爭的旗幟,堅持斗爭,一定能夠取得勝利。
1933年春,瓊崖特委書記馮白駒帶隊從母瑞山根據地突圍時,僅剩下25人,全島與組織有聯系的黨員只有60多人。馮白駒幾次派人去香港、上海尋找廣東省委和黨中央,均無結果。那是瓊崖革命最困難的時期。馮白駒后來回憶道:“從1932年到1937年,我們和上級失去聯系,找不到上級,在香港找不到省委,在上海找不到中央。”瓊崖革命猶如茫茫大海中的航船,突然失去了引航的燈塔。直到1937年,才和省委取得聯系。
1940年春,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等中央領導人多次為中央起草對瓊崖工作的重要指示。1940年4月,黨中央和毛澤東在延安聽取了赴延安參加黨的“七大”的瓊崖特委書記李明和獨立總隊黨委書記黎民關于瓊崖革命斗爭的詳細匯報,并作了重要而詳細的指示。
1949年底至1950年初,正在蘇聯訪問的毛澤東主席多次對解放海南島戰役發出電報指示。
肖明明的父親肖煥輝曾任中共瓊崖南區地委書記兼第五總隊政委。肖明明說,瓊崖革命之所以持續23年紅旗不倒,一是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二是瓊崖共產黨人的不屈不撓;三是瓊崖共產黨發動群眾,依靠群眾,始終和人民群眾在一起,馮白駒曾形象地表述為“山不藏人人藏人”。
圖為6月13日拍攝的海南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新華社記者趙葉蘋 攝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新華網海南頻道] [作者:] [編輯: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