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醫生培養年份長,承受壓力大,回報卻并沒體現在收入上。業內人士表示,應該建立一個體制來體現兒科醫生的技術含金量,從而提高兒科醫生的待遇,破解兒科醫生少的難題。
?
檢查孩子難
賺錢更困難
100個住院病人的收費在20多萬元左右。但在外科,幾個大手術病人的住院費可能就有這個數了
作為兒科主任的朱美華并沒有像年輕兒科醫生一樣抱怨,她更多的是愧疚。她告訴羊城晚報記者,自己所在的兒科一直以來人員充足,配有21個編制內的醫生,但因為自己的科室不僅不能為醫院創收,而且每年的收支很多時候都是負數,需要醫院倒貼。
廣醫二院的兒科門診量并不算少,高峰期每天都有300多名病人。但因為兒科的檢查項目少、用藥少,所以兒科很難給醫院創收。朱美華舉了檢查的例子,如果給孩子做檢查,很多項目需要鎮靜,家長不會輕易同意。如果做了檢查沒問題,家長會說醫院是為了賺錢;做了檢查有問題的,家長容易表現急躁,不愿意接受現實;有時候不給孩子做檢查,但后來發現有問題的,家長就指責醫生不負責任;有時候給孩子抽點血,家長都會很心疼,甚至在旁邊哭。為此,檢查是否該做,做什么檢查,兒科醫生都要把握好,才不會引起家長不滿。
還有,兒科的用藥少也是兒科收入少的一個原因。以廣醫二院為例,這里的兒科有20多個住院床位,100個住院病人的收費在20萬元左右。但在外科,幾個大手術病人的住院費可能就有這個數了。據介紹,因為到一般綜合醫院就診的兒童都是普通病患者,所以這些綜合類醫院的兒科大多是不賺錢的。只有專業的兒童醫院因為有很多重癥和疑難雜癥的患兒,醫療費用通常比較高,從而有盈利的空間。
至于待遇問題,記者了解到,很多醫院已經取消了藥品與醫生工資掛鉤的制度。“因此,盡管兒科用藥比其他科別少,但醫生的收入仍然按照國家給事業單位制定的薪酬標準,與職稱、工齡等關系更大。醫生因為分處不同的臨床科室、臨床專業而產生的收入差異的確存在,但各家醫院情況不同。”廣州醫學院附屬第三醫院副院長肖國宏表示。
缺口不明顯
門檻非常高
現在我們招醫生,硬性規定要招碩士或博士學歷的,同時英語過6級;護士也要求本科學歷以上,英語6級
記者了解到,其實廣州的兒科醫生缺口還不明顯,遠未像某外地媒體報道中宣稱的那樣,“15年全國兒科醫生僅增加了5000人,缺口逾20萬”。這個數據從流出以來,被大多數媒體轉載引用,但廣州醫學院附屬第三醫院兒科醫生的招聘情況卻并不支持這個數據。近5年來,廣醫三院共招進8名兒科醫生。肖國宏表示,該院雖然兒科醫生人手仍然緊缺,每年都進行相關招聘,但完全可以保證正常醫療運作。同樣,廣醫二院在過去3年里,也招收了5名兒科醫生。
記者從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得知,兒科醫生并不像傳聞中那么緊缺。他們剛剛進行了今年新職工的招聘,今年預計提供職位60余個,其中包括婦科、兒科各科別醫生和護士。與廣醫三院相同,他們對所招的兒科醫生也要求甚高。招聘分兩天進行,面試全英文進行。“現在我們招醫生,硬性規定要招碩士或博士學歷的,同時英語過6級;護士也要求本科學歷以上,英語6級。這個是硬性門檻,誰也動不了。”婦兒中心黨委書記耿春華表示。她同時告訴記者,因為珠江新城院區仍然在進行業務擴張,所以今年招人比較多,“往年每個院區也就招20人到50人吧”。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的黨委書記耿春華則指出,婦兒中心珠江新城院區開業一年多,患者人數直線上升。很多上午出診的醫生都要忙到下午1點甚至2點才能下班吃飯。“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要招新醫生的原因。現在我們中心希望可以繼續拓展業務,而醫生自身則希望廣州市的社區首診盡快得到普遍實施,這樣他們就可以將更多精力投放在研究疑難雜癥上了。”
廣州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的兒科主任朱美華告訴記者,因為該院領導非常重視兒科,將兒科定性為“社會效益創收窗口”,所以,即便是倒貼,也沒有縮減兒科的醫生編制,她分析說,很多小醫院,特別是不發達地區的小醫院,因為要生存,可能會把兒科的編制壓縮了,大量的兒科醫生的缺口可能在這些醫院里產生。
?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羊城晚報] [作者:薛江華 唐珩] [編輯:林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