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5月27日消息 (記者謝舒)孩子是個寶,健康少不了,兒童健康成長是家庭和社會共同關心的問題。現實社會中,肥胖和近視已成少兒兩種現代“病”,成為兒童健康成長的絆腳石。
肥胖也許不會帶來疼痛,但卻造成諸多不便。如今,肥胖已越來越多地伴隨在孩子成長的左右,尤其是生活中的炸雞、漢堡、碳酸飲料等物品,更是刺激著孩子眼球,不可避免地與孩子生活融為一體。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家長的溺愛成了“幫兇”。
在海口大同路肯德雞店內,一位母親邊用紙巾幫孩子擦拭嘴角的醬料,邊問孩子夠不夠吃。這位母親告訴記者,孩子今年十二歲,100多斤。“我也知道孩子有點胖,且洋快餐易致人發胖,但又不忍心不讓他吃”,話語間似乎有些無奈。而在濱海九小就讀的林同學,盡管只上了幾層階梯就氣喘吁吁,但他對“吃”卻興趣盎然:“我可喜歡吃了,每天要吃很多零食,媽媽說能吃就是福,只要喜歡就行。”
記者發現,有些擺在學校門口的攤上有著五花八門的食物,煮的、烤的、炸的應有盡有,上學、放學時都會圍滿學生,不少孩子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逐漸變成肥胖兒童。
傳統觀念認為,“肥胖不是禍”、“孩子胖嘟嘟才可愛”。專家對此表示,孩子長得太胖可能是個問題。如果兒童因肥胖引起糖尿病,步入中年后將比成年后患糖尿病的人更容易引發腎功能衰竭。
市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科長、副主任醫師邢增才說,誘發少兒肥胖的原因有遺傳、營養過度、缺乏運動等。較為常見的是營養過剩造成的肥胖,如吃東西沒有節制,特別是吃太多的速成食品。他說,預防、治療肥胖要控制熱能、攝入量、增加運動。
兒童肥胖預防應從母親懷孕起開始,因為脂肪細胞是有記憶力的,懷孕時胃口好吃得太多,孩子出生后比正常孩子要重得多。平時家長要有科學的飲食觀,讓孩子多吃蔬菜水果,飯不宜吃得過飽。同時,運動是減肥的有效途徑之一,不僅能幫助燃燒脂肪,更能強身健體。
對孩子因患疾病吃激素類藥物導致的肥胖,應先把疾病治愈,再治療肥胖。
和少兒肥胖一樣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近視。在對近視人群的采訪中記者發現,一部分人近視由來已久,而且是從小學起就“鏡不離眼”。臨床發現,孩子早期近視率逐年提高,甚至出現2歲孩子近視300度,6歲孩子近視1400度的案例。據了解,兒童近視,3到4歲是敏感期,8到12歲發展最迅速。
就讀于濱海小學三年級的陳同學說,他班上50來人,戴眼鏡的同學有8名左右。戴著眼鏡的六年級的王同學說,戴眼鏡很不方便,做什么都要注意。碰到下雨天鏡片淋了雨,或鏡片起霧了讓人很煩惱。市一中初中部王老師表示,班上戴眼鏡的學生不在少數,她回憶稱,不少初一入學的學生是戴著眼鏡來的。作為海南第一家眼視光學專科門診,海南眼視光學中心都有參與海口每年的各大中小學生視力體檢部分,據負責組織的王醫生介紹,說一個學校有80%的學生近視一點都不為過。許多孩子雖然沒戴眼鏡,但測試中卻發現是近視。
遠離有損視力產品
海南眼視光學中心醫生王丁燕分析,少兒近視呈現低齡化不排除遺傳因素。數據顯示,孩子越早接觸電子書、電腦、電視,近視往往就越早、程度就越深,該中心日常接診中,少兒視力問題占到就診者一半以上。
青少年視覺保護基地醫師梁瓊表示,除普遍認知的導致孩子視力下降的因素外,戴錯眼鏡也是罪魁禍首之一,這常被忽視。她說,隨著少兒年齡的增長,近視度數會逐漸加深,這是個慢慢遞增的過程,如果眼鏡戴得不正確,近視度數將會加劇:“戴錯眼鏡就等于吃錯藥。”她認為,如果已經近視,就要配戴合適的眼鏡,尤其在矯正期,可將視力盡量穩固在合理的浮動范圍內。她說,預防少兒近視要從小監控,兒童自制能力弱,需要靠家長的看護,從而讓孩子遠離或不要過早地接觸有損視力的電子產品,培養孩子正確的讀寫姿勢,避免孩子眼睛近視。
?
?
相關鏈接:
首場兒童健康問題 訪談今日舉行海南留守兒童健康守護站揭牌 留守兒免費就診本報兒童健康問卷調查結果出爐英媒:父母開車接送子女上學或不利兒童健康六一兒童健康義診活動將啟動?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海口網-海口晚報] [作者:謝舒] [編輯:林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