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前言:
文胸要換成背心,褲子穿松緊帶兒的,鞋子最好是一次成型的塑料涼拖……這是吉林省一位高三班主任近日給學生們總結出的高考“穿衣寶典”。今年吉林省將實施“史上最嚴”高考安檢,金屬探測儀一響,即便只是文胸后面有兩排金屬搭扣,也將被拒之門外。(6月3日《新京報》)――隨著高考日期的逐漸臨近,高考的安檢工作也被大家關注,事實上不止是高考,任何考試之前都有各種相關防護措施出臺,但不可避免的,還是會有人投機取巧,鋌而走險。一段時間以來,中國留學生在新西蘭的誠信問題被屢次曝光中國留學生花錢買論文,在當地形成產業……這種種現象都在提醒著我們,除了出臺政策、嚴防死守之外,真正的“誠信”更加需要考生自己來把關。
正反觀點熱議吉林“史上最嚴安檢” 更緊張還是更安全?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3-06/05/faa2e2ccd2a641c3cd6f3d452ad5cf68.jpg)
5月30日,吉林大學附屬中學高中部在進行高三考生安檢演練。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
吉林出"史上最嚴"高考安檢 含金屬物品難進考場
文胸要換成背心,褲子穿松緊帶兒的,鞋子最好是一次成型的塑料涼拖……這是吉林省一位高三班主任近日給學生們總結出的高考“穿衣寶典”。今年吉林省將實施“史上最嚴”高考安檢,金屬探測儀一響,即便只是文胸后面有兩排金屬搭扣,也將被拒之門外。
據吉林省招生委員會辦公室提出的高考“無聲入場”要求,任何帶有金屬物質、會引起安檢儀器“滴滴”響的物品,都會成為考生進場的攔路虎。
記者了解到,吉林省要求對患疾病身體被植入金屬醫療器件的考生,需出具醫療機構(吉林省醫院)證明材料,方能入場。那些曾經鑲過金屬牙齒、體內手術留下鋼釘、鋼板的考生,這幾天正忙著去醫院開具證明。》》詳細
觀點熱議:
措施被指增加考生緊張
對于這次“史上最嚴安檢”,校園里和社會上反響不一。一位考生在經過反復檢測、衣服終于被貼上“合格”的標簽后表示“不爽”,“感覺我們好像一群動物,檢疫合格可以上市了。”一位教師說,“學生本來不緊張,這一折騰反倒緊張了。”
還有的家長質疑,雖然看上去檢得嚴,實際還是有空子可鉆。“也許到醫院檢查時戴的真的金屬牙套,但是開完證明也可以換成作弊工具。”“金屬探測儀畢竟掌握在人的手里,萬一檢測人員被買通,到時關掉儀器,照樣檢不出來。”
也有一些學生和網友對此表示支持。長春市第十一高中考生郭軼仙說:“無聲入場”在輿論上起到了震懾作用,體現了政府力保高考公平性的決心。
長春市第十一高中畢業班班主任宋佳玲說,她1993年第一次參加高考監考時,幾乎沒有考生作弊。“秉承中國人誠實信用的傳統,是那時考生不作弊的原因。所以,中國傳統的思想道德教育應被重視,從根本上提高考生的誠信。” 》》詳細
教育評論:“史上最嚴安檢”拷問高考誠信
高考在即,網上關于高考的最熱新聞不再是往年鋪天蓋地的考前支招,而是各地的高考安檢措施:金屬探測儀、身份證識別儀、指紋識別儀……更有女生穿文胸無法過關的“史上最嚴安檢”。高考考場,成了一個如臨大敵的戰場。“最嚴安檢”,成了對學生的一場最嚴酷的誠信拷問。
維護高考公平公正,防范考試作弊是其中的一個環節。但是,這樣嚴格的安檢,讓人心生悲涼,更不得不問一句:難道學生們的誠信已經需要如此的草木皆兵?十多年的教育,卻連一個基本的考試規范都要用這樣不信任的方式來保障? 》》詳細
教育評論:高考安檢責任不應無限轉移給考生
文胸要換成背心,褲子穿松緊帶兒的,鞋子最好是一次成型的塑料涼拖……今年吉林省將實施“史上最嚴”高考安檢,金屬探測儀一響,即便只是文胸后面有兩排金屬搭扣,也將被拒之門外。為此,那些曾經鑲過金屬牙齒,體內手術留下鋼釘、鋼板的考生,這幾天正忙著去醫院開具證明。(《新京報》6月3日)
高考是考生的人生大事,更關系著社會信任,祭出“史上最嚴”的高考安檢,以確保高考安全萬無一失,相關方面的良苦用心可以理解,考生及其家長也理應積極配合。但是,高考安檢的責任能不能無限地轉移給考生,是值得商榷的。
“史上最嚴”高考安檢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女生文胸后面的兩排金屬搭扣、褲子皮帶上的金屬扣子、鞋子上的一點金屬就真的影響了高考安全?如果由于醫療檔案遺失,醫院不能開具相關證明,考生怎么辦?
回顧近幾年的高考安全事故,主要的大概是三類:一是試卷安全保密環節出現問題導致泄題;二是考場時鐘出現問題,影響考生正常答題;三是利用形形色色的現代工具作弊。前兩類高考安全事故,責任顯然不在考生。至于利用高科技產品作弊,目前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金屬探測儀、手機狗、考場信號屏蔽儀等反作弊高科技產品,近年來已在各地紛紛派上用場,并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詳細
教育評論:“史上最嚴”高考安檢利大于弊
這樣的規定和舉措,確實給考生們帶來了些許麻煩,也可能加劇一些學生的緊張情緒,但很顯然的是,著裝問題稍加注意考生們是完全可以克服的。為了公平的高考做一些必要的準備,難道不比有人趁機舞弊危害自己的合法利益劃算嗎?兩害相權取其輕,與其因為不完善的安檢增加考場內作弊的可能性,不如提前嚴加防范。
個別學生認為,面對這種安檢,“感覺我們好像一群動物,檢疫合格可以上市了”。但這種安檢覆蓋的是全省所有考生而非個別人,考生大可不必如此多慮。
也許還有人會說,就憑“安檢”一個環節就能確保高考考場的公平?筆者承認,這一項措施不能保證高考的公平正義萬無一失,但嚴格把握好“高考安檢”環節,仍不失為一種促進高考公平性的有效措施之一。
?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