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打”斷的高考路
城管的拳頭過去了,陰影卻還在。
距高考只剩4天,6月3日,是小吳第一天出院回家。這是因為他在醫院一直失眠、吃不下飯。
“他覺得自己惹了很大的事……有事就憋在心里面,但家里人看得出來。”小吳奶奶皺著眉頭說。
這些天,都是奶奶從家燒了稀飯、小米粥和幾個菜,帶到醫院去。以往,喜歡學做菜的大男孩最喜歡吃奶奶做的菜。雖然他在兼職的咖啡館學會了做意大利面和薯條等,但他說:“我做的怎么也比不上我奶奶。”
但這些天,小吳每次只撥了幾口就放下了,剩下大半碗。平時他在家,每頓都能吃滿滿一碗飯。
“我頭疼,睡不著,一閉上眼就是那天拳頭過來的場景。每次都要折騰到晚上兩三點才能睡著。”平時,他在學校是晚上10點多熄燈睡覺的。
3日早上,鄰床的病號大叔送給小吳兩個包子。他剛吃下去,就吐了。
當有電視臺記者要求他一起到事發現場指認一下,這個保持禮貌的少年臉色有點變了。他重復婉拒說:“我真的不想去。”
“不管最后賠償多少,那不是最重要的。我眼里最看重的,是對打人城管的處罰。”小吳說。
雖然這個18歲少年這么說,但他的人生軌跡已經偏離了原定的軌道,至少一年。
在這所中專學校,他成績并不名列前茅,但最好的科目是歷史和語文。
“因為我喜歡看歷史書和古文。”他的書架上,擺著四大名著、寫日本歷史的《戰國三夢記》、《宮本武藏》等。他還喜歡西方中世紀和十字軍東征的歷史。
他不喜歡玩網絡游戲。“初中時候喜歡玩單機游戲,高中以后就基本一周玩一兩個小時了。因為樂趣少了,感覺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吧。”他隨口引用了《孟子》里的這句話。
在被問到高考的目標時,小吳脫口而出:“淮北師范大學!雖然不確定一定能考上……”
而現在,他已經徹底放棄了今年的高考。
“因為完全沒有心情復習了,也因為眼睛。”原本他雙眼視力都是1.0。現在,受傷的左眼“看東西依然很模糊”,視力明顯低于右眼。家人打算帶他去更大的醫院診療,結果還是未知數。
而沒受傷的同學小李回了家,還在繼續復習,準備參加高考。他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說:“我只希望他們能跟我的兩個同學道歉。”
?“以后誰還敢見義勇為?”
“我們處理也是很嚴肅和及時的,目前,6名涉事城管人員——兩名城管、4名協管員已停職。主要責任人孔慶民被免職,聘任協管員宋某、肖某被辭退。”濉溪縣外宣辦工作人員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
5月30日,濉溪縣公安局對涉事的兩名城管人員下達了行政處罰決定。
“現查明2013年5月25日14時50分許,濉溪縣市容局市容監察大隊工作人員孔慶民、宋子瓏等人因學生吳某、金某認為其執法不規范發生爭執,孔慶民、宋子瓏等人對吳某、金某進行毆打,造成二人輕微傷。”
《行政處罰決定書》上寫道,“以上事實有被侵害人陳述、證人證言、違法行為人的陳述與申辯等證據證實。”根據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濉溪縣公安局對二人作出“行政拘留10日,并罰款500元”的處罰決定。
另一邊,奶奶還在念叨擔心今后會怎么樣,小吳伸手摸摸奶奶的下巴,摟著她親了親白發,說:“你別擔心。”
“我說實話,孩子這屬于見義勇為,現在公家這樣一弄,以后誰還敢出頭?”小吳的一名鄰居說。
“現在不流行見義勇為啦!”一名現場目擊者對記者感嘆,“城管打人的事在不少地方都有,那個小孩太年輕了,不懂事,以為自己沒錯,就敢拍城管,就落得這個樣子。難怪路上老人摔倒了,都沒人敢扶了。”
“以后我們肯定告訴孩子,碰到這種事,都得繞著走。”另一位目擊者略顯無奈,“現在家里都只有一個孩子,萬一在路上打抱不平,被人打壞了,多少錢賠得起?這樣的事誰還敢做?”
“經過我們公安機關認真調查,嚴格來說,是誰第一下動的手,已經難以分清了。但是,城管作為公職人員,對學生施以暴力,這是絕對錯誤的。”濉溪縣外宣辦工作人員說。
此前,孔慶民一度接受媒體采訪,稱自己還在正常上班。今天,濉溪縣外宣辦工作人員表示,現在孔已經在拘留所。
濉溪縣外宣辦工作人員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縣委、縣政府非常重視此事,“因為我們從來沒有發生過這么嚴重的城管打人事件”。目前,城管大隊已經開始整頓,全面開展文明執法教育,并對中隊長“有針對性地強化執法準則”。
在那天之前,小吳和同學已經在學校里,苦戰了3個月的“封閉式高考復習”。遭遇群毆,正是他和同學“放風”出來沒多久的時候。現在,他以最意想不到的方式告別了同學,告別了高考。??
?
?
相關鏈接:
高考期間專家提醒:應以清淡為主,葷素合理搭配
高考故事:復讀兩年考一本或不再重現
人在囧途之高考囧事:穿正裝被當家長攔下
高考在即 “最牛口號”喊得考生難淡定
高考來了 七成受訪大學生表示想重擇專業
46歲“高考釘子戶”:面對第17次高考猶豫不決
海南5.5萬名學生高考 近兩千考場實現電子監控全覆蓋
高考:從曾經“為改變命運”到現在多樣選擇
?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