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乳制品巨頭恒天然集團2日向新西蘭政府通報稱,其生產的3個批次濃縮乳清蛋白(WPC80)中檢出肉毒桿菌,影響包括3個中國企業在內的8家客戶。中國國家質檢總局官網當晚就發布消息,要求進口商立即召回可能受污染產品。
恒天然中國公司有關負責人郝曉紅昨天接受京華時報記者采訪時則表示,因為恒天然與客戶都簽有協議,公布客戶的名單必須得到客戶許可才可以。
不過從昨天晚間恒天然發布的第二份公告看出,問題產品流向應該是品牌企業。不
過具體企業名稱仍沒有公布。
有消息稱,中國有70%的進口奶粉都來源于新西蘭,而這些幾乎全部出自恒天然;平均每10個中國比薩中,就有8個使用恒天然產的奶酪,并且多數大型面包連鎖店使用的也都是恒天然的黃油、奶油和奶酪。
為何3月份發現問題至今才公布?
不斷細化研究了幾百種可能性
根據恒天然的說明,恒天然今年3月份就發現了可能存在的質量問題,但是直到5個月后的今天公司才對外公布問題,為何當時公司不采取應急措施封存相關產品、等待檢測結果最終確認沒有問題后再重新出售從而降低食品安全風險?
對此,恒天然執行董事加里·羅馬諾則解釋為:這一時間符合現代標準。他說:“我的理解是,得出這一結果所做的科學檢測使用了現代技術標準。我們總想做事情快一點,但現實是,根據現有技術,要耗時那么長。”
恒天然中國公司有關負
責人郝曉紅隨后給記者發來書面回復表示,“由于新西蘭基于牧草養殖的模式,梭菌屬微生物并非常規檢測項目,這也是為什么乳清制品生產初期并未檢測梭菌屬微生物的原因。但當我們混合各種原料進行生產時,我們對梭菌屬微生物進行了檢測,而進一步的混合生產是在各種原料生產幾個月以后發生的。雖然它仍然在可接受范圍內,我們仍啟動了進一步預警測試,以找出這種變化的原因。我們開展了一系列測試,不斷細化,利用現有的檢測方法研究了幾百種可能性。自然界中存在數以百計的梭菌屬微生物,但其中大部分對人類無害。經過一系列檢測,7月31日確定是肉毒桿菌。”
不過,原中國奶業協會常務理事王丁棉表示,“各種病毒的培養,毒素的來源,都要進行一一排查,確實需要一段時間”,恒天然作為一家全球知名企業,對自己的丑聞并不護短的態度,對消費者來說總體還是負責任的。但是恒天然在發現問題的苗頭時就應該采取一個臨時應急方案,叫停產品的生產銷售,然后再去查。此次從發現問題到公布問題拖延的時間是長了點,為何他們沒有采取這樣的應急方案,也只有恒天然自己解釋了。
為何原料有問題奶粉不受影響?
乳品原料同消費類產品屬不同范疇
昨晚10點左右,恒天然中國方面再次給記者發來最新說明稱:恒天然集團確認旗下消費品牌產品均不在2013年8月3日公布的質量事件的影響范圍之列。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京華時報] [作者:] [編輯:劉芮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