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禁補令”出臺進入第三周的時候,記者從杭州市教育局公布的監督舉報熱線了解到,停止補課的第一周,仍然有少數投訴電話打進來,市教育局立刻在第一周周末前往舉報的學校調查,發現并沒有補課的情況,而是有的學校停止補課的禁令尚未傳達給家長。從第二周開始,市教育局沒有再接到投訴電話。
從“辛苦費”變成“強制性”補課就這樣引發了“眾怒”
其實,往年補課現象也有存在,就算最厲害的暑假,也僅會收到十幾起投訴。但是,像今年這樣突然倍增的投訴,讓市教育局也“勃然大怒”了。
據了解,今年6月到9月,市教育局收到的關于城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違規補課的,僅書面投訴就達到57件,而電話投訴更是不曾間斷。
投訴中,很多都明確寫出了補課的學校和合作的培訓機構,以及培訓的具體時間和費用,信息很翔實。而從投訴的內容來看,家長大多因為這幾個情況而情緒不滿:
1、學校與培訓機構的變相合作
今年,學校大都和培訓機構掛了鉤,以培訓機構的名義來招生,這種變相合作儼然是打了“禁止學校補課”的擦邊球。
地點改校外,不準穿校服,不讓和別人說……雖說最終交了錢,但是這里面的“道道”家長們看在眼里。不少家長打電話到市教育局舉報,因為以前都是學校自發的補課,老師更多的是憑良心在補。現在,和培訓機構扯在一起,費用高不說,效果有沒有打折扣,心里沒底。
“涉及利益關系了,這種補課如果放任下去遲早出問題。”市教育局知情人士說。
2、老師動員不成找家長談話
劉女士的孩子今年讀初二,成績還算可以,但是今年暑假,她接到了班主任的電話,表示希望能去學校“談一談”。劉女士還以為孩子在學校犯了什么錯,沒想到卻是因為補課的事。
原來劉女士沒有讓孩子報名學校暑假的補課,這才招來了“談話”一事。“孩子很有潛力,這個機會不能錯過,不補課就跟不上了,太可惜了,要考慮清楚……”在班主任的極力勸說下,劉女士還是給孩子報名了。
在市教育局接到的投訴中,這樣的情況很普遍。關于暑假補課,學校對學生宣稱的是“上新課”,并且在全校做動員,然后再由各班老師在班級里做動員,一層層動員工作下去,目的就是為了全班都能夠參加。
3、從幾百到幾千,費用上漲明顯
以往學校補課,多是自發行為,家長們看在老師利用周末給孩子上課,一個月幾百元也算是“辛苦費”,心里還過得去。
在市教育局接到的投訴中,有孩子今年暑假參加了學校20天的補課,費用竟然高達近3000元!這樣的漲價讓家長實在不能接受。
這并不是個例,一兩千已經是“平均價”了。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教育部 ] [作者:] [編輯:馮丹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