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海口黑車瘋狂誰最受益?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3-11-19 14:16

      “黑車”,特指非法營運的車,并非黑顏色的車。這些年來,海口交通運管部門一直在轟轟烈烈和這些黑車作戰,這幾天在機場,過幾天到碼頭,眼下又到了火車站。人們嘆息,黑車如韭菜,誰能割來賣?

      有媒體報道,海口火車站“黑車”拉客現象猖獗,下面市縣的“黑車”都跑到這里拉客,更耐人尋味的是,面對火車站崗亭內正在值班的工作人員,這些“黑車”司機視若無睹。

      黑車司機為什么對崗亭內的值班人員視若無睹?是黑車司機看不見值班人員?還是值班人員看不見黑車司機?對這樣淺顯的問話,大概連實習記者都懶得追問了。海口黑車為什么如此猖狂,根據一般經濟規律,人們開始分析,誰才是黑車的最大受益者?

      第一答案,自然是黑車司機了。他們不交稅,沒有管理費,除了油錢、車輛維修和折舊,剩下的都是自己的。黑車屢打不絕,自然是這個市場獲利豐厚,要不,每抓住一次,就扣車罰款,最高可達數萬元,如此嚴管重罰,還有人鋌而走險,沒豐厚的利潤能支撐到現在嗎?

      報道說,火車站崗亭內的值班人員對黑車視若無睹;前些日子,報道也說機場的值班人員視若無睹,港口值班人員也常常視若無睹。殊不知這些人的視若無睹并非視力差,也不是偶爾疏忽看不見。黑車司機要想在他們眼皮子底下撈錢,不給點甜頭,值班人員能白白視若無睹嗎?

      既然如此來錢,有關部門豈能視若無睹?有報道還說,今年10月,海口市交通運輸和港航管理局又開始重點打擊“黑車”了。該局明確,2013年底,查處黑車500輛以上,2014年查處黑車550輛以上。看來,他們還真把黑車當成了韭菜,下達指標,有序打擊,絕不竭澤而漁,干一錘子的買賣。

      當然,以前他們就一直在打擊“黑車”: 2010年,海口市共查處了非法運營車輛656輛;2011年4月就已經查扣了235輛。對這些“黑車”,查扣之后再視情況處以2萬元不等的罰款。既然是“視情況”而且還“不等”,這就有相當大的“執法空間”,罰不罰?罰多少?這其中的奧妙誰能說明白?

      黑車有風險,乘坐須謹慎,查處黑車的運管部門一遍又一遍提醒乘客,可乘客并非不知好歹,死活也要坐。因為黑車是瞅準了出租車市場存在巨大的缺口,當人們在路邊站一小時,都不一定能打到合法出租車的時候,你還能要求乘客堅決不坐黑車嗎?既然黑車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利益鏈條,你還能指望有關部門能真的下力氣徹底禁絕黑車嗎?

      剛剛發表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指出:“必須積極穩妥從廣度和深度上推進市場化改革,大幅度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推動資源配置依據市場規則、市場價格、市場競爭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黑車的存在,根子還在出租車市場的壟斷。運管部門把握住準入口,人為造成市場的饑渴度,這不僅在準入口可以收費,而且在馬路邊查禁還可以收費。如此重復獲利,難怪黑車屢打不絕。

      查禁黑車,是揚湯止沸還是釜底抽薪?就看這些利益鏈條如何切斷了。否則,黑車也就真的如韭菜,割了一茬又有一茬,永遠也割不完的。

    ?

    ?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南海網] [作者:仗劍天涯] [編輯:楊雨霞] 
    熱詞推薦:凈化_ 綠化_ 彩化_ 亮化_ 美化_ “五化”_ 海口城市更新_ 海口“五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