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不移地搞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加快健全房地產市場調控的長效機制,重點解決城鎮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切實穩定房地產市場價格,滿足居民合理住房需求。一是進一步擴大保障性住房建設規模。今年要再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棚戶區改造住房共1000萬套,改造農村危房150萬戶。重點發展公共租賃住房。中央財政預算擬安排補助資金1030億元,比上年增加265億元。各級政府要多渠道籌集資金,大幅度增加投入。抓緊建立保障性住房使用、運營、退出等管理制度,提高透明度,加強社會監督,保證符合條件的家庭受益。二是進一步落實和完善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勢頭。制定并向社會公布年度住房建設計劃,在新增建設用地計劃中,單列保障性住房用地,做到應保盡保。重點增加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設。規范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嚴格落實差別化住房信貸、稅收政策,調整完善房地產相關稅收政策,加強稅收征管,有效遏制投機投資性購房。加強房地產市場監測和市場行為監管,嚴厲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三是建立健全考核問責機制。穩定房價和住房保障工作實行省級人民政府負總責,市縣人民政府負直接責任。有關部門要加快完善巡查、考評、約談和問責制度,對穩定房價、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工作不力,從而影響社會發展和穩定的地方,要追究責任。
推進醫藥衛生事業改革發展。今年是醫改三年實施方案的攻堅年,要確保完成各項目標任務。一是在基層全面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建立完善基本藥物保障供應體系,加強藥品監管,確保用藥安全,切實降低藥價。二是抓好公立醫院改革試點。鼓勵各地在醫院管理體制、醫療服務價格形成機制和監管機制等方面大膽探索。完善醫療糾紛調處機制,改善醫患關系。三是提高基本醫療保障水平。穩定提高城鎮職工、居民醫保參保率和新農合參合率。今年要把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到200元。四是完成農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絡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任務。今年全國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提高到25元。加強重大傳染病、慢性病、職業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的預防控制和規范管理。加強婦幼保健工作,繼續推進婦女宮頸癌、乳腺癌免費檢查和救治保障試點。認真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大力發展中醫藥和民族醫藥事業,落實各項扶持政策。五是鼓勵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放寬社會資本和外資舉辦醫療機構的準入范圍。完善和推進醫生多點執業制度,鼓勵醫生在各類醫療機構之間合理流動和在基層開設診所,為人民群眾提供便捷的醫療衛生服務。
全面做好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繼續穩定低生育水平。做好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管理工作。加強出生缺陷干預,進一步擴大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試點,做好孕產婦和嬰幼兒保健工作。農村婦女住院分娩率達到95%以上。實施新一輪婦女兒童發展綱要,切實保護婦女和未成年人權益。加快建立健全老年人社會服務體系,加強公益性養老服務設施建設。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強化政府社會管理職能,廣泛動員和組織群眾依法參與社會管理,發揮社會組織的積極作用,完善社會管理格局。以城鄉社區為載體,以居民需求為導向,整合人口、就業、社保、民政、衛生、文化等社會管理職能和服務資源,實現政府行政管理與基層群眾自治有效銜接和良性互動。加快建立健全維護群眾權益機制、行政決策風險評估和糾錯機制,加強信訪、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工作,拓寬社情民意表達渠道,切實解決亂占耕地、違法拆遷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加強和完善公共安全體系。健全突發事件應急體制,提高全社會危機管理和抗風險能力。加強信息安全和保密工作,完善信息網絡管理。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密防范、依法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落實企業安全生產和產品質量主體責任,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完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機制,健全法制,嚴格標準,完善監測評估、檢驗檢測體系,強化地方政府監管責任,加強監管執法,全面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各級政府一定要把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擺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實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ㄆ撸┐罅訌娢幕ㄔO
文化對民族和國家的影響更深刻、更久遠。要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文化需求,發揮文化引導社會、教育人民、推動發展的功能,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在全社會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加快構建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符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要求、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道德和行為規范。加強誠信體系建設,建立相關制度和法律法規。增強公共文化產品供給和服務能力,重點加強中西部地區和城鄉基層的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扶持公益性文化事業,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和傳承。進一步繁榮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學藝術、檔案事業。加強對互聯網的利用和管理。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積極推進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培育新型文化業態,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大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促進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協調發展。加強對外文化體育交流與合作,不斷擴大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讓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再展輝煌。
?。ò耍┥钊胪七M重點領域改革
繼續推進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健全國有資本有進有退、合理流動機制。完善國有金融資產、非經營性資產和自然資源資產監管體制,加強境外國有資產監管。繼續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健全財力與事權相匹配的財稅體制,清理和歸并專項轉移支付項目,增加一般性轉移支付,健全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在一些生產性服務業領域推行增值稅改革試點,推進資源稅改革。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全面編制政府性基金預算,擴大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范圍,試編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繼續深化金融企業改革,加快建立現代金融企業制度。加快培育農村新型金融機構。繼續大力發展金融市場,鼓勵金融創新。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擴大人民幣在跨境貿易和投資中的使用。推進人民幣資本項下可兌換工作。加強和改善金融監管,建立健全系統性金融風險防范預警體系和處置機制。完善成品油、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和各類電價定價機制。推進水價改革。研究制定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的指導意見。價格改革要充分考慮人民群眾特別是低收入群眾的承受能力。按照政事分開、事企分開、管辦分開、營利性與非營利性分開的要求,積極穩妥地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
?。ň牛┻M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要積極發展互利互惠的多雙邊經貿關系,不斷拓展新的開放領域和空間。繼續推動多哈回合談判,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促進國際經濟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共贏的方向發展。
切實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在大力優化結構和提高效益的基礎上,保持對外貿易穩定增長。無論是一般貿易還是加工貿易出口,都要繼續發揮勞動力資源優勢,都要減少能源資源消耗,都要向產業鏈高端延伸,都要提高質量、檔次和附加值。積極擴大自主品牌產品出口。大力發展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不斷提高服務貿易的比重。堅持進口和出口并重,擴大先進技術設備、關鍵零部件和能源原材料進口,促進從最不發達國家和主要順差來源國增加進口,逐步改善貿易不平衡狀況,妥善處理貿易摩擦。
推動對外投資和利用外資協調發展。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完善相關支持政策,簡化審批手續,為符合條件的企業和個人到境外投資提供便利。鼓勵企業積極有序開展跨國經營。加強對外投資的宏觀指導,健全投資促進和保護機制,防范投資風險。堅持積極有效利用外資的方針,注重引進先進技術和人才、智力資源,鼓勵跨國公司在華設立研發中心,切實提高利用外資的總體水平和綜合效益。抓緊修訂外商投資產業目錄,鼓勵外資投向高新技術、節能環保、現代服務業等領域和中西部地區。
聲明:所有來源為“??谕韴蟆?、“??诰W”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