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五屆一次會議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于1978年2月24日至3月8日在北京召開,共有委員1988人。本次會議是全國政協會議因“文化大革命”而停開十三年以來首次召開的會議。大會執行主席鄧小平主持了開幕式。會上聽取了全國政協副主席許德珩作的全國政協第四屆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全國政協副主席韋國清作的《關于修改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的說明》。全體委員還列席了第五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聽取并討論了華國鋒總理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和葉劍英主席關于修改憲法的報告,討論了憲法修改草案和國民經濟發展十年規劃綱要草案。
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決議》,選舉鄧小平為政協第五屆全國委員會主席,選舉烏蘭夫等22人為政協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全國政協五屆二次會議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于1979年6月15日至7月2日在北京召開,共有委員2015人。本次會議是在全國工作著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歷史時期召開的,是政協成立三十年來人數最多,范圍最廣泛的一次大會,新增補的110名委員中,有許多是受林彪、“四人幫”迫害現在才得到平反昭雪的革命老干部、民主黨派成員、知識分子和愛國人士。
全國政協主席鄧小平致會議開幕詞,副主席烏蘭夫致閉幕詞。會議聽取了全國政協副主席許德珩作的全國政協第五屆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全體委員列席了第五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聽取了華國鋒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以及其他報告和法律草案。
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政治決議》,政治決議指出,鄧小平主席的開幕詞是我國實現四個現代化的新時期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的行動綱領,政治決議確定了人民政協在新的歷史時期的任務是:“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努力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維護和發展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充分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加強社會主義法制,鞏固無產階級專政,為把我國建成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而奮斗”。
會議還通過了關于政協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提案審查委員會關于提案的審查報告和決議。會議增選劉瀾濤、陸定一、李維漢、胡愈之、王昆侖、班禪額爾德尼·卻吉堅贊為政協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劉瀾濤為秘書長(兼);朱蘊山、史良因被第五屆人大第二次會議增選為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不再兼任政協副主席。
全國政協五屆三次會議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于1980年8月28日至9月12日在北京召開,共有委員2055人。全國政協主席鄧小平致開幕詞,副主席烏蘭夫主持會議并致閉幕詞。鄧小平在開幕詞中指出要把我國建設成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在經濟上,要發展生產力。在政治上,要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和健全法制。在組織上,要培養人才。會議聽取了政協副主席許德珩作的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
鑒于粉碎“四人幫”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的巨大變化,人民政協的組織和工作有了很大發展,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的工作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大會決定對政協章程進行修改,并成立由91人組成的章程修改委員會,鄧小平任主任委員,劉瀾濤、朱蘊山、史良、胡厥文為副主任委員。
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政治決議》、《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關于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關于修改政協章程的決議》、《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提案審查委員會關于提案的審查報告》和決議。
會議增選何長工、肖克、程子華、楊秀峰、沙千里、包爾漢、周培源、錢昌照為政協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決定韋國清、彭沖、趙紫陽、宋任窮、楊靜仁、班禪額爾德尼·卻吉堅贊不再兼任政協副主席。
全國政協五屆四次會議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于1981年11月28日至12月14日在北京召開,共有委員2054名。全國政協主席鄧小平主持了大會的開幕式和閉幕式。會議聽取了政協副主席許德珩作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全體委員列席了五屆人大四次會議,討論了五屆人大四次會議上的各項報告以及法律草案。
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政治決議》,一致贊同五屆人大四次會議上趙紫陽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和其他報告。會議還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關于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提案審查委員會關于提案的審查情況的報告》。
會議增選劉斐、董其武為政協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全國政協五屆五次會議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于1982年11月24日至12月11日在北京召開。全國政協主席鄧小平主持開幕式并講了話,副主席烏蘭夫致閉幕詞。全國政協副主席劉瀾濤作了《關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修改草案)〉的說明》,全國政協副主席胡子昂作了全國政協第五屆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全體委員還列席了五屆人大五次會議,討論了憲法修改草案和彭真關于憲法修改草案的報告以及趙紫陽總理關于第六個五年計劃的報告。
會議通過了題為《團結起來,為貫徹實施憲法和全面完成第六個五年計劃而奮斗》的全國政協五屆五次會議政治決議。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和關于政協章程的決議,并自宣布之日起生效。這是中國人民政協的第三部章程。根據新的形勢和任務,章程總綱規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要在熱愛中華人民共和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擁護社會主義事業的政治基礎上,盡一切可能團結的人,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維護和發展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為實現我國各族人民的總任務,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實現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而奮斗。章程指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發揚以中國共產黨為領導核心的社會主義民主的一種重要形式,堅持‘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對國家的大政方針和群眾生活的重要問題進行政治協商,并通過建議和批評發揮民主監督作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一切活動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為根本的準則。”會議還通過了關于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關于提案審查情況的報告和決議。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