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湖里區梅陽花園改造前后對比 周宗貴攝
貴陽市白蠟井小區改造前后對比 周宗貴攝
海口網見習記者:鄧鈺
目前,國內有許多城市已經走在創建文明城市的前列,如今海口也緊隨其后,正在積極建設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在這過程中,“三無小區”一直是海口市“創文創衛”工作中的“痛”點。放眼國內眾多城市,在“創文創衛”建設方面,廈門無疑是較為成功的城市,而貴陽作為最新摘到“文明城市”牌子的城市,能夠提供許多新鮮經驗。
在創建過程中,海口需要廣泛借鑒其他城市成功經驗,同時也要依據自身情況,將寶貴的經驗融入到我國城市建設的計劃當中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順利完成預期目標,少走彎路。在此背景下,“文明觀摩團”一行人來到貴陽、和廈門學習“三無小區”整治的先進經驗。
整改中樹立居民主人翁意識 調動管理熱情
2014年《海口晚報》曾報道過,海口存在299個“三無小區”,這些小區嚴重影響環境衛生質量,群眾意見大、投訴多,極大地影響了海口市的整體衛生環境形象。盡管市愛衛辦和各區、各街道的政府工作人員都曾多次組織人員進行衛生清潔活動,但清理成效總是很快反彈。
在清理工作中,有的小區居民見政府組織人員前來清理衛生,站在旁邊一邊觀看一邊還說:“你們早該來了。”這些小區“等靠要”思想突出,毫無自覺維護意識。此外,由于“三無小區”常年不收取管理費用,許多居民并不愿意交納一定費用聘請社會環衛力量。
在“文明觀摩行”中記者了解到,貴陽和廈門的“三無小區”也普遍存在此類情況。貴陽市群工委基層建設處負責人鄭平介紹,貴陽從今年開始啟動“三年千院”計劃,利用三年時間對該市1000多個老舊小區、三無院落進行整治。該計劃最大亮點,便是用居民“點菜”、居委會“定菜”、社區“下單”的方式,充分調動居民的積極性,讓項目改造效果更符合居民心意。
在實施過程中,社區通過舉行居民座談會、居民議事會及通過入戶走訪等方式,將居民的各類需求匯總形成“菜譜”;項目啟動前,社區工作人員多次深入居民中間,了解他們的需求。通過廣泛收集居民意見,將呼聲較高的項目納入各居委會討論范圍,如環境衛生、文化健身、平安工程、物業管理等內容。在居民議事會上,居委會有針對性地邀請各項目涉及的部門當場解答、回應、評估居民的訴求,最后將議定的“菜單”報給社區。在項目建設和驗收過程中,還引入群眾義務監督員,變“政府配餐”為“群眾點菜”,變“為民做主”為“由民做主”,讓群眾來選擇、讓群眾來檢驗、讓群眾來評價。
通過這種方式,讓居民充分參與到小區的改造當中,樹立居民主人公意識,主動參與小區的治理與管理,增加對小區的責任感和歸屬感。
注重與社區居民黨群關系建設 發揮服務力量
“三無小區”的治理中,貴陽市十分注重發揮黨員的服務力量,完善黨群網絡。由群工、組織部門指導、社區具體負責,在整體改造的老舊居民小區建立群眾說事室和黨建工作站,將群眾工作網絡和黨建工作網絡向老舊居民小區延伸。
此外,貴陽在全市持續深入開展“轄區黨員到社區報到”活動。按照貴州省《關于開展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為群眾服務工作的通知》,貴陽市要求市黨政機關中的在職黨員10月底前到社區報到,亮明黨員身份,積極參與社區服務。
根據《通知》要求,機關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要認真落實好“五個一”服務內容,即開展一次民情家訪,利用業余時間,到社區開展一次了解社情民意的訪問,及時反映群眾訴求;參加一次社區活動,自覺參與文明創建、治安巡邏、環境衛生等社區活動;開展一次政策宣講,采取調研座談宣講、專題輔導等方式,幫助社區群眾學習領會中央精神和省委要求;認領一個“微心愿”,力所能及地幫助社區群眾達成所愿;提一條合理化建議,關心社區建設和發展,通過深入調查走訪,研究提出符合社區實際的改進建議或方案。
在貴陽市云巖區宅吉社區的白蠟井社區,居民們切身享受到了黨員服務所帶來的便利。該小區原是一個典型的“三無小區”,衛生狀況極差,且盜竊案件頻頻發生。但自從改造后,每月都有黨員上門進行志愿清理工作,每日有黨員組成的巡查隊伍,對該社區的安全狀況進行巡查。提到這只黨員服務隊,白蠟井的居民們都不禁豎起大拇指點贊。
聯合多方建立長效管理機制 做好后續維護
在建立“三無小區”管理的長效機制上,貴陽和廈門具有相似的經驗。兩座文明城市均注重協調多個責任主體,聯合多方力量對“三無小區”進行監督和治理,并對參與管理的各個部門做好責權劃分。同時,雙方都充分考慮到“三無小區”長期缺乏管理部門所造成的居民復雜心理,采用了先由居民組建業委會,再由業委會逐漸過渡物業公司進行管理的機制。
據了解,貴陽市在建立“三無小區”長效管理機制時,注重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是完善居民公約。由社區指導,居委會具體負責,指導小區居民制定居民自治制度、環境衛生制度、車輛停放制度、治安巡防值守制度、社團組織活動制度、群眾文體活動制度等居民公約。通過建章立制約束居民行為,實現群眾自律常態化。
二是完善日常管理。由住建部門指導、社區牽頭、居委會負責,研究制定老舊居民小區引入物管公司提供專業物管服務或由居民自治組織提供“準物業”管理服務的辦法措施。小區可根據相關規定或居民公約收取小區停車費、管理費、衛生費,動員小區內企事業單位共同出資,主要用于支付小區治安、環衛等服務管理費用和小區文體、治安、綠化等公共設施的維護費用。通過解決管理經費和管理人員等問題,實現小區管理常態化。
(海口網10月8日)
?
自10月8日起,《海口晚報》、海口網將持續推出專題文章,展現貴陽、廈門兩座文明城市的文明創建歷程。為進一步學習文明創建經驗,打造海口“首善之城”,《海口晚報》、海口網向市民征集文明感悟,歡迎各位各位市民踴躍參與。
市民可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參與:
1.在新浪微博上@海口網直接留言,留言格式為:#文明觀摩行#+您的留言。
2.關注“海口網”微信公眾號,直接回復:“文明觀摩行”+您的留言,即成功投稿。
3.下載海口網新聞客戶端《無線海口》APP,在《我報新聞》欄目直接發帖參與,并注明內容為“文明觀摩行”。
?
相關鏈接:
文明觀摩行:海口夜市四大亂象
文明觀摩行:廈門——可愛卡通提醒“垃圾不落地”
文明觀摩行:貴陽——衛生差被取締對誰都不好
文明觀摩行:夜市治理與便民如何兼顧——堵疏結合
文明觀摩行:野百合也有春天 貴陽"三無小區"舊貌換新顏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