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貴養”不要“富養”
“家”這本經要怎么念好,聽聽于丹俞敏洪怎么說
孩子們有沒有天生好壞之分?有沒有聰明不聰明之分?為啥很多好孩子反而一輩子都落后?
這是前天在省婦聯、省家庭教育學會和新東方杭州學校聯合舉辦的家風建設與家庭教育論壇上,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向現場觀眾拋出的問題。
他的理解是這樣的:孩子沒有天生的好壞之分,孩子的成長需要家庭、社會、文化等多方面影響,在資質上或許會有差別,但更重要的是自身的勤奮和努力。“決定孩子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并不是給孩子灌輸了多少知識,而在于能否幫助孩子養成一系列的重要性格特質,如毅力、自我控制、責任心、勇氣及自信心等。”
這一點上,與另一位重量級嘉賓,教育文化界的知名人士于丹的觀點不謀而合。在她看來,家是孩子行為習慣養成的地方,一個很重要的家庭教育問題,是讓孩子學會為自己買單,學會對自己和他人負責。
讓孩子學會為自己買單
“中國的家長很霸道,不從孩子興趣愛好出發,逼他們去學自己根本不喜歡的東西,這很不明智。在那樣一個痛苦過程中,孩子不可能真正學好必要的知識和技能,更不要說出類拔萃。”
俞敏洪說,中國家長總是過分關注成績和技能,但對孩子來說,還有一些素質更為重要,比如真誠高尚的人格,開朗豁達的個性,勤奮向上的態度,獨立勇敢的精神,敢于吃苦的習慣,不怕失敗的心理,善于交流的能力,寬容大度的處世,等等。
同樣,對于家教和門風,于丹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說,家庭教育是行為習慣和價值觀形成的基礎,有兩件事家長要做好,一是要讓孩子學會為自己買單,二是要讓孩子學會明辨是非,守住底線。
還有一個值得培養的習慣是,閱讀。“我們家長在教育孩子時,不要被一些標準答案綁架,而閱讀也正是為了能給孩子更多非標準的答案”。
教育孩子,要“貴養”不要“富養”
最近,有部名為《虎媽貓爸》的電視劇很火。這其中,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家庭教育觀:“虎媽”費盡心思想讓女兒上名牌小學,而“貓爸”對女兒沒那么多要求,只想讓她快樂成長。
俞敏洪說,他自己就是“貓爸”,“我對孩子成績要求不高,別太落后就行,但我愛人比較重視成績,所以我們有時也會爭執。但對孩子個性和興趣培養上,想法比較一致,都主張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學他真正熱愛的東西”。
而在于丹看來,不能簡單地用“虎媽”“貓爸”來劃分家長類型。“對孩子胃口的教育方法,就是最好的”。
她說,自己女兒在考鋼琴七級前,發現只為考級而學鋼琴,特別痛苦,選擇了放棄。“我也沒有要求她一定要考級。因為她跟我說,她在書法、閱讀時,心情變得很平靜、很快樂。既然她有自己疏解情緒,表達快樂的地方,為什么一定要通過鋼琴呢?”于丹說,反而是卸下考級重擔后,彈鋼琴倒變成了女兒的快樂事。“每個家庭的教育都是在提升孩子短板,但往往是,孩子學著學著才會發現短板在哪,潛力在哪,家長完全可以開明些。”
在家庭教育上,有一種理念是“窮養兒富養女”。但在于丹看來,教育孩子,要“貴養”不能“富養”。她講了個小故事,女兒有次在小區的活動中贏了一塊手工皂,很開心,天天督促家里人勤洗手。“她覺得通過自己的努力給這個家里帶來了貢獻,這種感覺讓她特別驕傲。富養是花錢,但貴養是要讓孩子活得特別有尊嚴,不一定需要很多錢。”
?
?
?
?
相關鏈接:
《中國教育報》頭版關注省委書記與民族特招班的十年情緣北大清華互掐搶生源是中國教育恥辱 須一查到底俞敏洪:移動互聯網會改變中國教育資源分配盤點31份省級政府工作報告 探探中國教育發展脈絡?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每日商報] [作者:] [編輯:李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