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hkwb.net/content/2017-01/23/4487fc93ab1b19f004b71f.jpg)
位于海南島西北部的儋州是一座擁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古郡,其過年習俗可謂是文化濃厚而又異彩紛呈。
臘月二十三這天,人們都會在傍晚前收工,回到家里籌備著“送灶神”。在儋州民間,“送灶神”有著一個通俗的說法——灶公上天。傳說是灶神要在這一天回到天庭,向玉帝報告民間的疾苦。而老百姓或是為了讓灶神爺在天帝面前多多美言幾句,或是替自己祈求,特別在這一天為灶神舉行一個隆重的送別,不但給他送上好茶好酒,還不忘在供桌上擺上一條甘蔗,以便灶神過天河時搭橋使用。送走了灶神,各家都會在第二天進行大掃除,將房前屋后打掃干凈,準備迎接新一年的到來。
正月初一到初三,是常見的拜年時間。小朋友們跟著大人,到親戚家中拜年賀歲,從長輩手中接過一封封“利市”紅包。這期間,鎮上常有舞獅舞龍的活動。居住在鎮上的人們,以街坊為單位組織起盛大的春節巡游,在鑼鼓聲與鞭炮聲齊鳴的喧鬧中,獅舞龍騰,臺閣、走馬轉亭競相爭艷,隊伍沿街向全體市民拜年,所到之處一派熱鬧歡慶的場面。
過了初三,儋州地區獨特的拜年日也正式拉開了大幕。所謂拜年日,就是大部分村鎮按照約定俗成的規矩,定下某一天為這一個地方集體拜年的日子,比如新州鎮的拜年日在初七,白馬井鎮的拜年日在正月十六……有的村還定在正月二十二。儋州的拜年日幾乎貫穿了整個正月,所以有“正月不了年不了”的說法。每到這個隆重的拜年日,家家都會提前準備,殺豬宰羊又置酒,辦下豐富的宴席接待遠道而來的親朋好友。在此起彼伏的“恭又喜呀,三多財多”的拳令聲中,儋州人熱情豪爽的個性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傍晚,結束了拜年之旅的“哥叔爸”們告別而歸,他們紅撲撲的臉頰與天邊的紅霞遠近交輝,成了一道讓人難忘的風景。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海口網綜合] [作者:] [編輯:林明洋]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