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節到,紅紅火火的春聯,熱氣騰騰的年夜飯,一家子團圓的歡笑聲,在空氣中蕩漾開來。
味蕾能印刻下來獨家而又有趣的年味,是日久生情的一種眷戀,是寓意下的那份勁頭,是一整年不斷回味著的福氣。
過年了,海南的尋常百姓家都吃些什么?年味背后,又寄托著怎樣美好的寓意?
菜包飯。記者 張杰 攝
“聚寶盆”里菜包飯
春節的腳步近了。在定安縣定城鎮莫村社區莫淵海的家中,他正忙著給自家菜園子里的菜澆水。“眼看春節快到了,咱們家這些香菜、芹菜、蔥、生菜可要養好,特別是生菜,它可是菜包飯最重要的食材之一。”莫淵海笑呵呵地說道。
莫淵海今年67歲,雖然兒子和媳婦早就讓他歇著,但他卻依舊樂在其中前往菜市場購買臘腸、蝦米、干菇等食材,張羅著自己的菜園子,為的就是要炒好這份過年必不可少的美食——俗稱“聚寶盆”的菜包飯。
魷魚干、蝦米、臘腸、五花肉、雞肉絲、韭菜、蒜苗、酸菜、藠頭、四季豆、芹菜、花生米……數十種食材包在生菜葉子里,讓菜包飯不僅從外觀看上去像一個“聚寶盆”,美味豐富的內在,也像捧在手心里的一塊寶。
莫淵海是一個炒菜包飯的“老手”,他說炒菜包飯時需要特別注意調味和火候。“如果一開始調味不好,就會影響整體口味的咸淡。”所以,每次做菜包飯時,莫淵海都把原料用清水洗凈,以自家勺子的盛量為標準,按照比例混合原料。
火候,就是等到米飯的顏色即將變成金白色時,調小火,用余溫快速翻炒飯菜,顏色變了之后趕緊出鍋,容不得半點馬虎。“米飯可不能燒焦,這會失去整個菜包飯的美味。”莫淵海說。
“吃一次不過癮,還要再來第二次!”已經上大學的孫女莫凌說,作為離家的游子,每次遇到傳統節日都會想起過年時的菜包飯。一是因為家里人能夠團聚在一起吃爺爺掌勺的菜包飯,二是用雙手拿生菜裹飯吃,一臉撲上,一口咬下,比日常使用筷子吃飯更香,“年味都藏在爺爺的菜包飯里了。”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