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訪談預告
時間: 嘉賓:王燕雄 |
更多>>人氣嘉賓
媒體報導
市民:車德問題是海口堵車主因
提起海口的交通堵塞問題,每天都開車出門的市民孔先生跟記者說,小車都是見縫就插,互相搶道,上班時間大家都很趕,看到自己被擠在后頭,心里肯定不爽,自己也會跟著往前擠,大家都互相擠塞。“甚至常有在第一道行駛的車輛隨意打橫拐向第三車道,后面行駛的車不得不停下來待它先行駛,造成堵車的主要原因也是市民的車德問題。”孔先生不禁感慨道。
海口現在連學生也騎著電動車出門,摩托車和電動車體積小,總鉆空隙搶在公交車前面,慢吞吞地在車道的中央行駛,后面的車也要跟著慢行。一公交車司機跟記者說:“海口短時間內無法全部禁摩,但至少得嚴格規范摩的和電動車的行駛,不能讓他們總亂竄在道路中間影響交通,希望相關部門能出臺適當的管理方法。”
針對堵車情況,一公交車司機提議,在車流量大且常堵車的地方安裝電子警察,嚴懲不遵守交通規則搶道占道的車主。
“現在我的心態都放平了,擁堵的時候緩緩開。”在海口開了20多年出租車王先生笑著說,目前在海口車輛擁堵時間大多是在上午8時至9時,下午5時30分至6時30分。從前他們出租車司機在上下班高峰期最害怕的就是經過海秀中路、忠介路路口、文明東等擁堵路段。
據王師傅介紹,金龍路是海口有名的“美食一條街”,每天到該路用餐的市民很多,尤其是節假日就更多,加之附近大巴車要排隊進站,交通擁堵現象也是常見的。新華南路是海口市的“家電一條街”,博愛南路是小商品批發一條街,人口密集、道路狹窄自然容易擁堵。王師傅建議,市民盡量少開車前往。
王師傅說,最近他發現,以前從萬綠園通往家樂福路段每到上下班高峰期就堵車,但自從玉沙路修好后,車子得到分流,擁堵情況得到了改善。
網友:“五說”海口交通亂象原因
近幾年海口交通堵塞日益嚴重,區區巴掌那么大的城區有時堵得水泄不通,寸步難行。造成這種局面是為什么呢?日前,有網友“遠拳”發帖認為,海口道路規劃建設不到位、缺乏前瞻性,道路交通設置不規范、不合理等是海口交通堵塞問題的癥結所在。
一說“斷頭”路。海口市道路規劃建設是典型的“斷頭”型。如今的海口,因“斷頭”路所引起的交通堵塞矛盾日趨加劇,解決道路“斷頭”問題任重而道遠。
二說立交橋。海口市中心通往機場、火車站、碼頭等骨干道路往后都應該是無障礙交通,消滅紅綠燈是遲早的事。當初建南大橋吹捧成徹底解決海口交通問題至今成了笑柄。有“立交”還堵車,究其原因有:過立交橋后設置紅燈太多,如南大橋往南一下來就遇紅燈,立交橋徹底失去作用。建立交橋涉及到方方面面問題太多,都要統一規劃,一并解決。
三說人行天橋。一般說來,天橋、地下通道、斑馬線是人們過馬路的三種方式。為防止交通堵塞,骨干道路消滅斑馬線勢在必行,所以,建天橋、地下通道必不可少。建天橋還是地下通道我們有規劃嗎?為了避免城市景觀受到影響,不妨采用地下通道試試?
四說道路護欄。海口哪里堵車,第一道措施就在哪里加護欄。加一道護欄,多走一段路已經形成車友們的共識。再者,“開口”、“閉口”變幻無常,弄得同志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找不著路。不可否認,現階段道路規劃建設不到位,加護欄是必要的,但能不能盡量做到與人和諧、與環境和諧?讓我們下班少走彎路,盡快回家!
五說市民的文明素質。人的文明素質跟他的經濟基礎、文化程度高低、良好的環境有關。我們不能奢求老百姓都能吃書含墨,文明素質都與領導一樣高。對交通管理必須嚴格執法,強制疏導和處罰,但必須陽光執法,杜絕躲在旮旯,突然實施執法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