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hkwb.net/2010-09/03/4487fc9232eb0deaa4d93d.jpg)
華僑青年何秀英與陳青山結為伉儷。
![](http://img.hkwb.net/2010-09/03/4487fc9232eb0deaa4e542.jpg)
30歲時的何佩玲。
不告而別奔赴瓊崖抗日戰場
????后來,從祖國內地和新加坡、暹羅、越南等地來港的一些有志青年也要求參加抗日團體回鄉救國。根據這種情況,救護隊決定改為“瓊崖華僑回鄉服務團”,也就是香港團。何秀英與何佩玲順理成章地成為服務團的團員。
????1939年2月,日軍在海南島登陸。原定于2月返瓊的香港團只有更改偷渡日期。此時何秀英被列入香港團第一批返瓊團員的名單。3月初,何秀英在九龍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第一批返鄉團員的名單里沒有我。我報名人家不批,說我年齡太小了。秀英也不支持我,說我是‘包子無心’,還不夠成熟。”提起這件事,何佩玲老人仍有點“憤憤不平”。“我不甘心,繼續報名,后來第二批返鄉團終于肯收我了。”
????4月13日,即將離港的前一晚,何秀英裝著若無其事的樣子回到家里,心情卻久久難以平靜。她對媽媽說,“媽,幫我拔下臉(即絞面)。”想著這一去,可能就是永別,何秀英的淚水不禁奪眶而出。
????何佩玲說,“當時我和秀英的媽媽看到她流淚,還以為是拔臉疼的呢。”第二天一早,何秀英拿上30港幣,像往常一樣和母親道別說,去學校了。不同的是,這次她沒有與何佩玲一起上學。何媽媽一點也沒察覺到女兒的不對勁,仍像往常一樣操勞家務。直到晚上放學后久久不見何秀英歸家,何家人才知道她不見了。走出家門后,何秀英直奔碼頭,從此就踏上了血雨腥風的抗日戰場。再次和家人團聚,已是新中國成立后的事了。
????與何秀英一樣,何佩玲也是瞞著家人報名返瓊參加抗戰的,香港的何家人對何佩玲參加服務團返鄉救國的行為也一無所知。直到登船之前,何佩玲才把事先寫給家人的信寄了出去。
????當時日軍封鎖海面,偷渡瓊州海峽的行為極為危險,一旦被發現必定命喪大海。花季年齡的女孩,就這樣冒著危險,歷盡艱辛回到瓊崖。16歲的何佩玲第一次踏上了故土海南島。
????同年,香港、泰國、越南、馬來亞、新加坡等地的瓊僑熱血青年,像何佩玲一樣偷渡回瓊,總人數達252人,途中犧牲7人。他們活躍在瓊島各地,成為一支宣傳抗日、戰地救護、救濟難民、輸送抗日物資,是參與抗日民主政府建設的重要力量。
歌劇隊里的何家姐妹花
????偷渡成功后,兩位何姑娘與其他團員一起,立即開始投入到發動群眾進行抗日的斗爭中去。當時日本鬼子到處殺人放火,群眾群龍無首,四處逃難。服務團不知走了多少個鄉鎮、村莊,被分派到歌劇隊的何秀英發揮特長,在集市里用方言演話劇,唱抗日歌曲,很快成了群眾中的明星,歌劇隊里出色的女主角。
????何佩玲最初的工作是戰地救護,服務團成立歌劇隊后,會吹口琴、喜歡唱歌跳舞的她就進了隊,又與何秀英在一起工作了。說到這里,何老的眼睛發亮,臉上現出了笑容:“那時我們表演抗日話劇《放下你的鞭子》,唱《打回東北去》《抗戰到底》《最后的勝利是我們的》等等抗日歌曲,老百姓很喜歡!”在服務團影響和鼓舞下,當地青年紛紛加入到抗日救國戰斗中去。
????“不要以為服務團的工作沒什么危險,碰到的危險可多呢。”何佩玲向海南日報記者講述了她碰到的“險情”。有一天凌晨,何佩玲在一個交通員引領下,準備去一個抗日根據地搞宣傳。結果在一座小橋上正面碰到一隊日本兵。鬼子看到他們后提起機關槍就是一陣猛烈掃射,“當時只聽到‘噠噠噠’‘嗖嗖嗖’的聲音在耳邊猛響,子彈在我在身邊不時飛過。”比劃著手腳,何佩玲對那一幕危險的場景記憶猶新,“幸虧我們跑得快鉆到山林里才沒事了。”
????1941年,回鄉服務團被迫停止活動。和大部分團員一樣,何秀英、何佩玲被安排在瓊崖縱隊和各地抗日政府工作,繼續為瓊崖抗日服務。“在抗日戰爭中,二百多人的服務團有數十人犧牲,我們服務團為瓊崖抗日作出了重要貢獻。”何佩玲欣慰地說。
????1945年,在瓊崖革命中,何秀英與時任瓊總四支隊政委的陳青山相識相戀,結為伉儷。當年瓊崖抗日獨立總隊總隊長馮白駒還特批了10塊光洋辦喜事。
????海南島解放后,何佩玲在海南區婦聯工作,曾擔任過區婦聯副主任及區工會副主席等職,1981年退休。何秀英在解放后也到海南區婦聯工作,1965年隨丈夫陳青山調去廣州。(記者許春媚)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許春媚] [編輯:王小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