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衛生部全國細菌耐藥監測網負責人肖永紅教授透露,三級醫院中,抗生素占全部藥品收入的30%左右,而二級醫院可能會達到40%,就住院患者而言,其花在抗菌藥物上的費用更是占總費用的一半以上。他表示,“超級細菌”事件已經引起了國家對于抗生素使用的關注。(11月8日《京華時報》)
?
????剛到某醫院門診上班時,在一次會議上,因為一個月門診處方只有3000多元,我受到了醫院某領導的公開批評。一些同事和我看一樣數量的病人,業務收入為什么數倍于我?答案只有一個,就是開藥開得“厲害”。
?
????大醫院環境會不會改善一點呢?只怕未必。一位重點醫學院碩士畢業的同行,在某市級人民醫院就醫,他就向我發過這樣的牢騷:我的基本工資也就一千多,現在的收入多不多?只取決于自己一個月能夠創造多少業務收入。
?
????就這樣,抗生素作為使用范圍最廣,能夠創造很高經濟利潤的藥物,有什么理由不成為醫生們最愛開的藥物,并成為醫院創收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
?
????按照世衛組織的規定,在100個住院病人中,使用抗生素的人數上限為30人,而根據肖永紅教授提供的數據,我國卻是70個人在用;就使用的劑量來說,100個住院病人每天用抗生素不應超過40份,但我國已達到了80份。
?
????衛生部公布的統計年報則顯示,住院患者中,僅有10%的人是因為細菌感染,加上院內感染、手術預防用藥等,需要用抗生素治療的比例在30%左右,但臨床已經達到70%。我國每年有8萬人左右直接或間接死于濫用抗生素。
?
????在一些國家,槍支很容易就能買到,可是抗生素很難買到,濫用抗生素的危害被認為比濫用槍支還要大。隨著“超級細菌”事件被報道,當它的危害性以多個活生生的真實案例出現在公眾眼前,人們就已經開始逐漸意識到“以抗生素養醫”這種醫療發展模式的可怕。
?
????結束“抗生素養醫”模式難主要難在,政府解決問題的決心夠不夠,愿不愿意在根本上解決拖延了多年的財政養醫問題。